• 187阅读
  • 0回复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3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征言
三百多年前,正是明代末年,江西出了一位名叫宋应星的科学家。他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写了一部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这部书按着吃、穿、用的生产作业部门,分为十八卷。讲食品生产的,从粮食的耕种、收割到加工;从制盐、制糖、榨油到酒、曲的制造,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关于人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衣服、染色两项,也占了七分之一的篇幅。讲手工业生产的,谈到砖瓦、瓷器、纸张的制造,五金的采冶,石灰、矾石、硫磺和煤炭的利用,铜铁器具的锻铸,车船的制造,以及朱墨、珠宝的制造和采取。《天工开物》这部书总结了明以前有关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成为研究古代生产技术的完整资料。
宋应星和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参加过科举,在江西做过教谕,后来又当过安徽亳州的知州。但他看到当时的文人中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习气,很不以为然。他曾气愤地说:富家子弟,把劳动的人民都看成是囚犯,读书人更轻视农民。但他们每天早晚要吃两顿饭,只知道它的味道,却忘了它是怎样来的!他出生的江西,是当时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宋应星生长在农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农业生产。同时,江西也有不少的手工业。就矿业来说,萍乡有丰富的煤、广信(今上饶县)有铜,至于瓷器,景德镇更是全国瓷器的中心。造纸业在江西也很兴盛。宋应星有机会看到生产的情况,这为他写作《天工开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天工开物》许多地方提到劳动力的安排是否得当,关系着生产效率的高低。农业上离不开水利,《天工开物》里讲到灌溉用的水车,如:筒车、牛车、踏车、拔车、桔槔等的制造和利用。也提到如何利用风车车水救涝的问题。手工业上讲到煤炭,说明它的品种、功用和采矿的方法。
《天工开物》提到的生产工具,农业上有犁、耙、锄、耨等,这些都比宋元时代有了进步。手工业方面,用了机械,书中提到制盐的有凿井机、吸卤机,制糖的有糖车,制油的有榨油机,纺织的有花机和腰机。这些有的是明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有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革新。
《天工开物》全书,贯串着一种特别注意数据的精神。我们看到很多的古代文献,对数字概念,非常模糊,数字观念,也极不正确。说数量总是“数十百千万”,论速度常是“瞬息千里”,讲效果则是“药到病除”。宋应星却不然,对生产上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特别注意。《天工开物》的记录:第一留心生产的时日。如用龙骨水车灌田,每人每天可灌五亩,用牛力可以加倍。又如治丝,每人每天可取三十两,包头丝只取二十两。第二重视单位产量。如论制油说,胡麻与蓖麻子、樟树子每石得油四十斤。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苔子每石得油三十斤,但子饱满,榨法精的,仍可得四十斤。如果储藏了一年,就榨不出油来。第三注意工具的尺寸和效率。如糖车和榨油的用具,一切都有详细的尺寸。如磨面用的磨,由于石质的不同,磨面的效率也不相同。为了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宋应星这种注意数据的科学精神是前人所没有的。
宋应星把生产条件的劳动力、工具、技术看成是一个整体,总结了生产技术的经验,提高到科学理论的认识,还驳斥了许多没有科学根据的迷信。《天工开物》里,可以找到很多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矿物学的知识。宋应星是一位博通各门生产技术的科学家,《天工开物》也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卓越著作。(附图片)
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