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打边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4
第4版()
专栏:小语诗文

打边鼓
 陈友琴
周亮工“尺牍新钞”载有闻启祥示子弟学文的信。信中说:“文不可太粘,亦不可太离。”因为太粘了,老是婆子饶舌那么几句,实在叫人烦腻;太离了便有如“游骑无归”,叫人捉摸不住。接着他又举张元长的话,示以方法云:
“作文如打鼓,边鼓须极多,中心却也少不得几下。”什么叫“边鼓”呢?譬如“触讋说赵太后”一文,触讋要劝赵太后送儿子到齐国去做人质,请求救兵,这是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中心。但他决不是只打中心鼓,从和赵太后见面时说:“老臣病足”起,一直打的是边鼓,边鼓打得极多,也极好。又如也是“战国策”上的一篇“庄辛论幸臣”,庄辛说蜻蛉,说黄雀,说黄鹄,渐渐牵涉到蔡灵侯,然后由蔡灵侯说到楚襄王宠信幸臣的错误,前面都是在打边鼓。最妙的是“史记·管晏列传”,不直接写晏婴的谦恭,却写“御者”(赶马车的)“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而且是从御者之妻的从门间窥见之后说出来,结果感化了“御者”,“御者”从此便不再骄傲,这也是极好的“边鼓”。假如只正面说晏婴如何谦恭,反而“太粘”了,得不到更好的效果。自然也不能“太离”,如果触讋不把送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的正面理由说透,庄辛不把楚襄王宠幸臣的错误指出,司马迁不点出晏婴荐御者为大夫,那便是打鼓没有打着中心了。
打边鼓是为了中心,不打边鼓,一直在中心通通地打下去,有什么好听的呢?但要会打,如果不会打,也是不好听的。
打鼓和作文一样,不勤学苦练,便不能掌握技巧。这里仅仅提出其中可以互通的一点小道理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