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迅速发展猪只的途径——司官屯生产大队发展养猪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6
第2版()
专栏:

迅速发展猪只的途径
——司官屯生产大队发展养猪的调查
中共河北省交河县委办公室
河北交河县富镇公社司官屯大队共有三百零一户,现在共养猪六百四十三头,平均每户养猪二点一四头。
这里的猪只为什么会这么多呢?我们通过与干部社员座谈,得出这样两条答案:一条是坚持了就地繁殖,自繁自养;一条是认真坚持了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的方针。
这个大队过去没有养猪习惯,1956年全村只有两户社员喂了两头猪。1957年随着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和生产的发展,人们深深感到:要使农业增产,必须有大量的肥料。鉴于大家养猪热情高,大队便派人到山东去买仔猪,由于路途远,再加上冬天,七百头仔猪不等到家就死了一大半,分到社员家里以后,又死掉了一百八十头。这个教训,使队干部和社员深刻认识到:要养猪,就得自养母猪,自繁殖。
1958年他们改变了作法,队上买来了四十八头母猪,除去六头分给社员饲养以外,留下的四十二头,大队建立了一个集体养猪场。这年,猪只有了发展,年底存栏数达到一百八十头,比上年增加一倍多。但是,由于集体养母猪缺乏管理经验,仔猪的死亡率相当大。户养的六头母猪的情况与集体养的不同,所生的小猪无一死亡。这件事情,又给了人们一个新的启示。1959年3月,队上便决定两条腿走路,积极发展社员户养母猪,各方面给养母猪户以支持和帮助。这年,社员养母猪从六头发展到九十头,全队猪只存栏数也就从一百八十头,上升到二百三十二头。现在,社员养母猪已发展到一百七十三头。
社员喂养母猪的结果,推动了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饲料缺乏,许多户耽心喂不长,喂不起;猪多圈少,放猪牧猪,忽视积肥。大队管理委员会及时地抓住了这些问题的苗头,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了以下五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拨给一定的饲料地。并宣布沟边壕沿的闲散地,由社员开垦种饲料。(二)生产队的农副产品,如山芋蔓子、谷糠等,除了留足集体养猪需要的以外,都卖给喂猪的社员。(三)为了调动社员养猪积肥的积极性,对交给生产队的圈肥按质按车记分,并另有现金和实物奖励。(四)按照国家对养猪的奖励政策,给社员以奖励。
这几条办法实行以后,更鼓励了社员养猪的积极性,推动了养猪生产的发展。
这个大队去年遭受了几十年未有过的春旱,但是粮食作物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今年全大队庄稼又长得很好。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条主要原因就是猪养得多,增加了肥料。这个大队1959年全年施肥量二千四百车,其中猪肥占八百车,1960年总施肥量是二千六百车,其中猪肥占到一千二百车,1961年总施肥量是五千六百车,其中猪肥猛增到三千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