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延长日用工业品的使用期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6
第3版()
专栏:

延长日用工业品的使用期限
李在耘
耐穿耐用是对日用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是一切工业生产部门的共同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要表现在我们的经济成就的数量和进度上面,还必须表现在它的质量上面。但是,各种工业产品,由于它的使用条件不一样,在质量要求上也就各有其特点。
日用工业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的生活必需品,它的质量应该符合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同时,由于日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是一次消费,而是陆续消耗(磨损)的,因而,耐穿耐用,就成了人们对日用品质量的基本要求。鞋子要耐磨耗,电池要放光时间长。对照相机、钟表、缝纫机、金笔等高级消费品,要求就更高。一个17钻手表,按照设计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年限应该在二十年以上。一支金笔的铱粒磨耗减量,在一百小时内要求不得超过1.54%。
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也就是最大的增产节约。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产品耐穿耐用,实际上就等于生产了更多的产品,意味着节约了已经包含在原料材料内的物化劳动,意味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以鞋子为例,根据全国统一穿着试验平均计算,1957年球鞋的穿用期是一百五十三天,力士鞋是一百二十八天;1960年球鞋是一百七十八天,力士鞋是一百六十一天。由于穿着时间延长,就等于增产了几千万双胶鞋和节约了几千吨生胶。
提高日用品质量的四个环节
要延长日用品的使用期限,从生产上来说,主要要抓好四个环节:原料材料好,设计配方好,工艺规程好,操作技术好。
一,原料材料好。日用品工业需要的原料材料品种规格多,质量要求高。要保证一定的产品标准,就要求使用一定品种、规格、质量的原料材料。以生产电池为例,放光时间的长短首先决定于锰粉的质量。根据锰粉的分级标准,在不加辅助材料的标准配方(专供试验用)条件下,一级锰粉的放光时间可以达到五百七十分钟以上,五级锰粉的放光时间只能达到三百六十分钟左右。从这一点来说,为了多生产一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质量好的轻工业品,就需要重工业部门,特别是化学、煤炭、冶金、石油工业部门,根据轻工业部门的需要,积极增加供应数量,扩大品种,改进规格,提高质量。
对于某些决定日用品质量的专门材料,如金笔用的铱粒,钟表用的游丝、发条和宝石,照相机用的光学玻璃,轻工业部门还应该根据条件的可能积极组织力量,自行试制生产或加工改制,并且千方百计地提高这些原料材料的质量,满足生产的要求。
但是也不能认为,原料材料较差,就绝对不能改善产品的质量。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一般说,当原料材料的质量、规格不完全合格或者参差不齐时,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在生产上还是大有可为的。比如,可以将原料材料分类选别,合理使用,让好原料出产好产品,让不合格的原料材料经过洗选、提纯、加工改制再投入生产。还可以通过改进设计配方、工艺规程和操作方法,来因材制宜,取长补短,克服某些原料材料性能上的缺点,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设计配方好。设计配方是否合理,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首要环节。改进产品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合理使用原料材料和提高质量的过程。近年来,制钟工业由于改进设计、统一机芯,不仅节约了三分之一的原料材料,而且由于减薄了发条厚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化工产品的配方好坏对产品质量的关系就更为密切。由于配方和操作技术不一样,同样的一克原料,在制成球鞋时,有些先进企业能穿四点五三天,而落后企业只能穿一点八一天(根据1960年全国统一穿着试验结果)。
根据许多企业的经验,为了做到设计配方好,一般要从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把不断改进设计配方技术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反对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另方面,又要严肃慎重地对待设计配方,建立和健全设计配方的管理和责任制度,在改变设计配方的时候坚持经过试验鉴定,再投入生产。
三,工艺规程好。工艺规程是企业制造产品的技术制度。日用品工业的产品品种多,不少产品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工序也比较多。像手表制造就包括一千多道工序;高级金笔的生产,仅磨尖部分,就包括好几道工序。从原料处理,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再到成品油漆、电镀、装配和包装,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是否得当,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工艺规程必须全面、细致、具体、明确。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加工每一种产品的许多工序中,又都有一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性工序。例如决定铅芯质量好坏的主要原因是石墨磨得细不细、压得紧不紧、烧得匀不匀。这就是说,研磨、压芯、烧芯这三个工序是影响铅芯质量的关键。日用品行业和企业应该结合各自的产品特点,在制订工艺规程时,既要照顾到全面,又要特别着重注意那些和保证产品质量关系密切的工序:如矿土原料处理中的粉碎、筛选、研磨;金属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抛光、淬火、热处理、电镀、装配等。在核算设备能力和确定加工时间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工序在质量上的要求。在制订生产计划时,绝不能随便违反这些工序的工艺规程,随便缩短加工时间,放松加工要求,或者盲目“简化”某些必要的工序。
工艺规程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技术上出现了新的成就,采用了新的技术装备、新的原料材料和新的工艺方法时,工艺规程就应该及时修订,这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在修订工艺规程时,一定要经过试验鉴定。在日常生产中,必须严格工艺纪律,绝不允许随便违反工艺规程。企业的技术监督机构和人员应该把检查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建立以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为首的各级技术责任制度,来保证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四,操作技术好。产品质量的好坏,在极大程度上是由工人的操作技术决定的。要工人生产操作好,首先就要求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要教育工人遵守设计配方和工艺规程,自觉地遵守有关的规定。要充分发挥企业里生产技术比较好的能工巧匠和一贯保持优等质量的先进工人的作用,传播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组织他们带新手,带徒弟。
接受用户监督的三种做法
产品的耐穿耐用程度,最后还是要由用户来鉴定的。生产部门应该主动听取用户意见,接受用户监督。这是提高日用工业品质量的重要一环。根据几年来的经验,下列三种做法是比较好的。
(一)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设计新产品和确定产品标准的最根本的依据。1956年原地方工业部曾经组织各地鞋厂的技术力量作了一次广泛的脚型调查,对改进鞋型设计和提高鞋子耐穿程度起了良好的作用。自行车、缝纫机等工业,几年来也陆续建立了定期进行社会调查的制度,效果也很好。日用品制造行业在设计和制造一种新产品时,都应该开展社会调查,征集消费者的意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出来以后,再进一步征求意见,继续改进。这样,循环往复,精益求精,就可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二)组织试穿试用,作出使用鉴定。日用品的质量好坏不能光凭仪器鉴定,更重要的是要作实际穿用鉴定。以胶鞋为例,试验胶底的磨耗情况,在试验室里是在固定磨耗条件下的试验机上进行的,而实际使用时,却是穿在不同的脚型上,在不同的路面和各种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湿度)下运动的。因此,要鉴定胶鞋的实际耐穿时间,光靠检验是不够的,必须组织实际穿着试验,并且在组织试穿时规定一套科学的方法,选择各种有代表性的消费者,规定一定的穿用条件和记录制度,才能得出比较切实的结论。希望各地日用品工业部门都能结合各种产品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健全试穿试用制度,来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
(三)制订使用期限,实行包修、包退、包换。对于某些
日用品,特别是那些耐用消费品,应该规定一定的使用期限,在限期内实行包修、包退、包换。我国的许多名牌日用品,所以能够流传久远,以至远近驰名,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企业使产品保持质地优良、经久耐用的特点,并且通过包修、包退、包换的办法,向用户负责到底。这是一种既对用户负责,又能促使企业改进产品质量的好传统,值得提倡。
改进日用工业品的运输、保管和使用
为了使日用品耐穿耐用,延长使用期限,也还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协作。各种产品都有适合它的特性的包装、运输、保管条件。在产品标准中,对这些都有具体规定和说明。这些规定一般都是由工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协议制订的。这些部门都应当按照规定办事,不要让产品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损坏或受伤。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产品保养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那些耐用消费品,同样质地的产品,实际使用期限的长短,基本上决定于使用保养是否得法。工业生产部门应当在某些日用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包装中附加简要的使用说明书。商业部门在销售这些产品时,也要加强对商品使用保养知识的宣传,帮助消费者正确地使用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