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救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6
第8版()
专栏:沙漠考察队员日记

救车
周志和
三辆小嘎斯车,在向塔克拉玛干的中心挺进。绿油油的庄稼,健壮的羊群,整齐排列的农舍,人们愉快的劳动欢歌,不时从车窗外面飘过。这番情景,使我想起了两年前在这里工作的情况。那时,大片土地还沉睡着,在望不尽的原野看不到人的行迹。现在,一切都变了。我忘记了驾驶室的闷热和极度疲惫,一个劲的加大油门,让车子更快地往前跑。可是,刚进塔克拉玛干的门槛,汽车就翻在松软的沙陵中,车像在海绵上匍匐爬行的蜗牛,慢得急人。我只好把车折向河滩,谁知道河塘沼地更成了汽车的陷井,弄不好就有没顶之祸。车速减低了,简直成了“沙漠之舟”的骆驼。
过了河滩,汽车行驶在一条被河水分割的沙道上。沙道为河水浸蚀,有很多表实内空的“沙桥”,这样困难更多了。可是时间迫使我们不能犹豫,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决心战胜它。车子在继续前进,也就在这一瞬间,问题发生了:左后轮陷进泥里。我赶忙加大油门一心想冲过去,可是道路太坏,结果前轮也陷入了稀泥。任凭汽车如何喘呼,也无济于事了。这时坐在车上的十几个考察队员,就像猛虎一样全都跳下了车,拿锹的拿锹、脱鞋的脱鞋,没有工具的就干脆用双手扒泥,弄的满身满脸全是泥浆,可是车子还没有被搞出来。一伙勤劳而忠厚的维吾尔族老乡,赶来热情地帮助我们,刨的刨、挖的挖,推的推,抬的抬,经过一个多小时,汽车方才爬出这段泥泞路。
过了一关又一关,快到宿营地的时候,又碰到了大片泥炭地带,地层五十厘米内全是乌光闪闪的稀泥,而且还恶臭熏人。汽车爬行在上面一晃一晃,有时几乎要弹颠得倒下去。可想而知,坐在车上的同志,是多么的不好受啊!我想一定摇晃得头晕眼花筋疲力尽了吧!可是同志们却在兴高彩烈地开着玩笑说:“真舒服,好像躺在钢丝床上一样……”这种情况,不禁使我想起1959年刚进新疆的那年,我们考察队到准噶尔盆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垦区去工作的情景。一次,要到距垦区农场一百多公里外的一座大盐湖进行考察。到盐湖必须经过大沙丘、索索林和干湖泊。天刚破晓车子就驶出了农场,可是到夜幕已经降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打开地图一看,还有最后的二十公里路,而且又多是索索柴铺成的;四周全是干湖泊,单人走一脚踏个坑,臭稀泥都像挤豆腐似地喷溅出来,何况一辆满载仪器、油桶和人的汽车,真是寸步难行啊!我真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就正在这时,汽车突然陷进了泥坑,怎么拖也不动了。经过一整天的驾驶,实在疲惫不堪,肚子也饿得直嘀咕。我想,就暂时把它放在这里吧,明天再搞。可又一想,那不要影响明天的工作了吗?我喊道:“同志们!咱们苦干一场吧,一定把汽车救出来。”于是大家就摸着黑,你一锹,我一铲高唱着《考察队员之歌》,大干起来。这样一直弄到夜深,终于把车救出来了。我们借着月光,升起篝火,搭上锅灶……不觉已是两年前的事了。但它还清清楚楚地浮荡在我的脑海中。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战斗在塔克拉玛干。在今后我们征服沙漠的工作中,一定还会碰到种种设想不到的障碍。然而,困难像条弹簧,你弱它就硬,你硬它就软。想着想着,好像有一股电流似的热流,贯通着我的全身,我加大了油门,汽车在飞速地奔向宿营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