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动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7
第8版()
专栏:与青年友人书

动力
白夜
要开动火车头,就要有蒸汽作动力,要使风车转动,就要有风作动力。学习也是这样,人们要认真学习,刻苦读书,也要有个动力。
认真学习,刻苦读书的动力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
我们看旧社会中人们读书的动力吧!有一篇读书赋中说,“故业就而青紫可拾,器成而瑚琏自负。”欧阳修在读书诗中也说,“念昔始从师,力学希仕宦,岂敢取声名,惟期脱贫贱。”韩愈也夸赞读书的好处,“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孔子也说,
“学也,禄在其中矣!”这些说法,都是古人读书的动力。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认真学习,刻苦读书的事例,有的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往往就是在这些动力的支配下出现的。这些说法是有来由的,也不足怪,正是私有制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些说法,在阶级社会里,曾发射出一些光彩;而在今天,我们看到了它已经蒙上了厚厚的时代的灰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读书有没有动力呢?也是有的。今天人们读书的动力,与旧社会中的动力不同。过去的那种动力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取得它的效果了。今天认真读书,努力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这也就是要红。这样的学习动力,才是正确的动力。在这个动力的牵引下,人们要努力学习,因为作为社会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总要对集体作出贡献。贡献的大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学习得怎么样,这就是要专。学习得好些,贡献得多些;学习得差些,贡献得少些。所以,刘少奇同志说,“满足于一知半解,自以为懂得很多而懒于学习,就是对人民革命事业缺少责任心的表现。”对学习的思想认识,应当升到这个高度。
可是,也有人认为,努力学习,认真读书,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表现,就会产生个人主义。这样,就把问题简单化了。旧社会里,很多人钻书本是为了个人名利的。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些人钻书本为了寻求真理的光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基础的变革成为人们思想觉悟提高的杠杆,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占了主导地位,当然个人主义思想不会一下子铲除完。但是,应该看到,个人主义可以表现在钻书本上,也可以不表现在钻书本上。这也就是说,钻书本同个人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不能笼统地把钻书本看作个人主义的表现。如果谁有了个人主义,那只需要具体分析具体对象,对症下药,帮助他战胜个人主义思想,而不能因噎废食,把认真读书否定了。只要立志对了头,方向正确,不怕认真读书,自会踏上坦荡大道,摆脱个人主义迷宫。社会主义建设正要求人们认真学习,掌握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在私有制社会里,为个人服务,今天就要为集体服务了。过去掌握知识的动力是个人名利,要认真读书;今天掌握知识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更要认真读书。不能以为过去读书的动力是个人名利而不可取,就把那种认真读书的方法也丢掉了。古今读书的目的虽然不同,功夫却是不能少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
当然,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可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化地认为,过去那些认真读书的人,都是死读书的,要联系实际就不必认真读书了。当然,过去人们不能自觉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很多人是读死书的。但是,不可否认,那时有些认真读书而且会读书的人,经过努力探索,也是善于把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的。“既知弗由,知之奚为?故知必行,而行必力!”李白就写过一首诗讽刺那些死读书的人:“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虽然那时没有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但是,真正的认识真理的方法,同今天也是相通的。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只重视实际,而忽视理论,不去认真读书。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去联系实际。不然,联系实际也就无从谈起。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人民革命事业充满了责任心的人们,一定会被为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所激发,认真学习,努力读书。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在实践中学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向书本知识学习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同样需要在书本知识中得到营养和启示。
为了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这个动力是极其伟大的。对照之下,个人主义的侏儒显得极其渺小了。张满风帆,开足马力,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