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天津自来水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8
第3版()
专栏:行行业业

天津自来水今昔
新华社记者 虞锡珪
水,看来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它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天津的老一辈市民还清楚地记得解放前一遇到干旱,时断时续的自来水所带给他们的痛苦。那时候,为了水,人们要付出高价在恶霸把持的水龙头下忍气吞声,不然,就得冒着烈日,跑到好几里以外的河坑里去挑取。
也正因为这些天灾人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近三年——半世纪以来所罕有的大旱年头里,特别在今年水源紧张的情况下,当人们拧开自来水龙头,看到冲力很强的清水奔流而下的时候,心里就不禁对自来水厂的工人们涌起感激之情。
开源节流战旱魔
6月的太阳像一把火伞似地笼罩着大地,天津自来水公司党委书记刘钊和副经理毛学勤等在南运河上游调查水源情况时,发现水位很低,流量也逐渐下降,附近的支流已干涸得露出河床,旱象在严重地威胁着城市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开源节流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事了。
于是他们又赶到子牙河岸。要想度过这紧张的枯水季节,只有把子牙河的水引到南运河,通过干管吸进水厂。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开挖一条渠道,接通市郊一个扬水站的灌溉渠引水。
新渠道附近的公社社员们,听说市内供水紧张,十分关心,表示全力支持自来水公司的开渠措施,并帮助公司安排了渠道线路,以免影响园田生产。6月13日清晨,当市公用局和自来水公司的职工们赶来挖渠道时,发现当地社员们早已来到工地,等着帮助他们开挖渠道。他们发挥了忘我的劳动热情,只用了六个多小时,就挖成了一条一米深、一百米长的沟渠,接通了扬水站的渠道,把子牙河的水引了过来。尽管今年水源的紧张状况是自从天津有自来水以来的六十年中所少有的,但是水厂一直也没有断过水。
提高水质保健康
由于干旱,水源贫乏,水的流量和冲稀力都很小,水里最容易孳生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因此,在枯水季节,怎样保证自来水的卫生,便成为水厂职工的重要课题。
自来水公司副经理毛学勤领我参观水厂的时候,从水质化验室的培养箱里,拿出一只圆形玻璃盘,盘底上有十处像泥巴似的小污点。毛经理说:“从这十个污点来看,昨天的水质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原来,那十个污点并不是“泥巴”,而是从一毫升水中寻找出来的仅有的十个细菌,经过二十四小时的培养后,分裂成的细菌群。按照国家规定,每一毫升自来水所含的杂菌不能超过一百个,超过这个数目,就会有害于人体的健康,而这一毫升自来水中,只有十个杂菌,这证明水质已经达到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水质,从河里引进厂的水,除了经过自然沉淀、混凝沉淀和过滤外,还要经过两次严密的消毒。这个水厂的职工在采用了苏联的先进经验——“氯胺净水法”以后,又创制了“管道中途自动加氯器”,保证远近管道中存有适量的氯气,以便进行水流自我消毒。他们还在全市设立了一百三十个水质检验点,经常化验水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新建的“过滤站”大楼的前厅里,记者看到一幅巨大的水质化验报告表。表上的数字告诉人们,每天自来水中的杂菌和大肠菌的含量,都低于国家规定指标。水厂职工们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还在想办法继续提高水质。当我参观另一座过滤站时,就看到青年技术员赵鸿书正在和工人研究新的过滤料——“煤滤料”。
六十年的变迁
站在沉淀池旁,看着混凝混合井里咆啸着的巨大的漩涡,工人出身的老厂长侯桂根向我介绍了水厂的今昔。他说,今年正是这个水厂诞生六十周年。解放前,不论是英国资本家、日本侵略者或国民党反动派,都把自来水当成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那时候,由帝国主义者占领的租界区和富豪巨贾的住宅区,管道密如蛛网,质量最好而价格最低的自来水一直送到他们的浴室、厨房和花圃,而广大劳动人民却分享不到。侯桂根说:“就拿附近的三元村来说吧,离水厂还不到一公里,可是那里的居民过去一直饮用河水。直到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才在那里安装了管道,使人们用上了自来水。”
解放前,在劳动人民居住区,也有几条管道,但是实质上那并不是送水管,而是“吸血管”。老厂长说,那时候,一些土豪劣绅、地痞恶霸包占一些送水干道,安装支管,开设水铺,垄断售水权,以高于出厂水价三倍的价钱,卖给劳动人民。当时,垄断权最大的号称“四霸天”。东霸天开设了十二个水铺,独霸河东区的售水权;西霸天开设了二十几个水铺,垄断南市和西关外成千上万人的用水。劳动人民除了出高价买水外,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送礼,否则就会有断水的危险。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整顿管网、接管“水霸”垄断权的同时,首先扩大劳动人民居住区的管道。从1950年到1960年这十年当中,新安装的管道总长度达四百七十九公里,而解放前五十年内总共才安装管道二百四十五公里。供水量也比解放前增加了五倍,现在平均日产水量达二十七万吨。解放前只有五十三万多人可以饮用自来水,现在全市三百万人,无论居住远近,都可以饮到同一个水源的水。当英国资本家掌握水厂时,不管水质好坏,一块银元只能买到四吨半水;国民党统治时期,水价更是月月上涨。而现在,一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十二吨半优质水。
在水厂里,我还参观了最近几年兴建和添置的许多高大的厂房和先进设备。那些六十年前修筑的低狭得像地窖似的慢滤室和机器房,在解放后新建的有自动化装备的过滤站大厦和敞亮的车间当中,显得那么渺小、阴暗。英国资本家安装的那几台八十马力的蒸气泵,同新安装的我国自己制造的七百马力的电力泵比较起来,显得是那么落后、衰弱。毛学勤指着那些“风烛残年”的蒸气泵,幽默地对记者说,这几台“老牛”还是解放前送水的主力呢!可是现在,它已和博物馆里的展览品差不多了。这也正是天津自来水工业今昔对比的缩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