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读范著“中国近代史”订正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2-14
第6版()
专栏:

  读范著“中国近代史”订正本
周生
华北大学副校长范文澜著的“中国近代史”,最近订正本由华北大学出版,和旧版(即三联书店印行本)对照起来,改订的地方很多。例如:
第一章对鸦片贸易的分析,旧版上说,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支持着满清的闭关政策,英国布匹和毛织品在中国不能取得必需品的地位,英国如果不依靠鸦片贸易,很难打破中国的大门。新版说,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支持了闭关政策,而闭关政策又保护着封建经济,这使英国商品在中国不能取得必需品的地位和广泛推销的机会;英国如果不依赖鸦片贸易,再加上武装攻击,很难在短期内打破中国的大门。显然经过订正,分析更合于史实,也较为全面了。
第三章对上帝会和天地会的关系,旧版叙述不详。经过订正,使我们对于天地会的阶级性;对于上帝、天地两会在太平军起义初期的合作,洪大全牺牲后两会的分裂,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上帝会完全排斥天地会的演变过程;以及两会分合的原因与其对太平革命的影响,都有较详细明确的了解。
第三章论及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旧版说,一八六○年英舰队司令贺布往南京,史实错了;据此而认为贺布和太平军定约,是英法联军要攻天津,防止太平军攻上海,分析也错了。订正本考清了贺布到南京是一八六一年二月,与太平军定约,是争取时间来布置攻击太平军的武力。这样对史实的考证和分析,都比旧版完善。
第五章关于中国初期工业,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对于商办工业的催残;第八章关于恶教士对中国人民的迫害;在旧版中只是简单的提及,订正本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与分析。第六章关于甲午战争以前各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当时的国际形势。第七章关于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第八章关于中国资产阶级对义和团的态度……等问题,在旧版中是没有提到,或者几乎没有提到的,订正版都做了补充,而且补充得相当详细。
范文澜同志著“中国近代史”,有一种基本精神贯注着。从旧版与新版,改订的地方看来,这种精神更加明显。即第一、史料必力求真实:选择最可靠的版本,如引用“景善日记”,旧版系用“慈祥外记”的译文,新版则用“Acta Orienta Lia”所载的原文。寻找原始材料,如“平英团告示”,旧版所据为“中西纪事”的摘录,亲版则据淮安宋默所藏当时人抄录的原件全文。考订不同的记载,如上帝会与三合会的分合过程,旧版未能叙述清楚,新版根据“颁行诏书”等太平天国文献版本的不同,与其他记载考证出事实真象。辩别材料的阶级性(哪一个阶级的作品,作者在当时阶级斗争中所处的地位与其目的如何),如甲午战争中,满清政府请科士达助订和约一事,旧版仅仅提到此事并无分析。新版根据科士达曾是美国的国务卿,他代表美国政府参加中日和约交涉,他在“外交回忆录”中说,日本“要尽量屈辱中国”而代表日本政府的陆奥宗光又公开表示,科士达的行为使日本大臣们充分满意,从帝国主义者的自供中,证实了甲午战争的时候,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来侵略中国。
第二、观点方法必是历史唯物主义:事实求是。如新版据罗尔纲“湘乡曾氏忠王李秀成原供”一文中,“李秀成自述”的摄影,对李秀成表示投降一事,重新估计,删改旧版约四百字。由阶级斗争来分析历史事件,新版补充旧版所没有的天地会的阶级性一段。由阶级基础分析每一种思想的根源,如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反帝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孙中山或者拥戴满清皇帝,或者幻想联合帝国主义,都不接近群众,而彼此思想也不一致。旧版仅只提到这些史事,新版根据更多的材料,指明康、梁、谭、唐、孙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天软弱病所决定的,他们的思想不能一致,是由于代表着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而决定的。中国近代史的演变和世界情势的变化是分不开的,而又影响着世界情势,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版在第六章增加一节“绪言”,叙述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第八章增加一段叙述国际无产阶级对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同情和精神的道义的援助,比较旧版完善多了。历史是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其特点,旧版因用语上不够严密,所以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使人不大看得清楚每一次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影响的特点,新版纠正了这一缺点,使读者较清楚的了解鸦片战争以来,每一次历史事件的特点,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特点。
第三、历史科学有阶级性,科学的历史学,必然是人民的历史,作者与读者都应站稳人民的立场。订正本因为材料比旧版丰富,所以对于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与帝国主义的丑恶,揭露得更彻底;对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研究得更清楚;对于今天学习中国历史的规律以建设新中国,可能帮助更大一些。
这几种治学的基本精神,不止学习中国近代史,凡是研究史学的人都应当学习的。另外我们都知道范文澜这本“中国近代史”,是在延安材料极不充足的条件下写成的,来到北京以后,多方搜集材料,多方征求意见,对旧版大加订正。这种虚心的治学态度,更是应当学习的。
                    一○.二三,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