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关于小人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2-14
第6版()
专栏:

  关于小人书
余干
连环图画在北方叫做小人书,事实上,大家知道它的读者绝不仅仅是小人。
北方书摊上出租的小人书,多半是从上海来的,本地印行的不多。
我只知道,从上海来的小人书,原先是二十年来如一日的神怪的黄色的那一套;解放以后,有一批运到济南、天津时,被书商全部打了回票,说这边的读者再不吃这些倒胃的垃圾。这一个打击,使上海的旧联环画工作者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不少。
他们有七十多家,过去主要的销路是华南、南洋和华北、关外,他们每一种书过去印到四、五千到八千本,上海本地通常只能卖出一千五百个(个是他们的行话),自从今年夏秋两季南洋华南不能去,希望半在北方,北方的路通而不要他们的旧东西,他们的营业就一落千丈,从每天出十八种,逐渐减少到每天只能出两三种。
这是应该可以使他们觉悟的,但却有一部分落后者,始终认为讲连环图画唯他们的最好,一改也改不得,一动也动不得,铁硬的教训到底使另一部分比较进步的也下了改良的决心,他们肯虚心地接受外界扶助了,他们也正在学习。但一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还是急于求利,以致抢着出几本题目很新的东西,内容弄得似是而非,有的非常要不得。例如“三打祝家庄”,他们摸不清主题在那里,使宋江连呼“天亡我也”,最后硬生生用一丈青扈三娘同矮脚虎王英成亲做结束,不肯用群众分得祝家庄的财物和欢送梁山好汉的场面,为了拘泥于他们的大团圆的惯例,使全书的意识显得模糊了。
他们的若干经验是值得我们采取的,但改良的任务,他们只能担负一小部分去,大部分是要落在新的出版者身上的。
新的出版者有七八家,半年内一共出了近六十种吧,在北京市书店的门市部差不多都能看到。改是的确改了,好也的确好些,但缺点自然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新小人书,还没有大量地在书摊上出租,还没有代替旧的有毒的小人书的地位。
因此,我觉得北方各地一向租看小人书的人们,是落在旧的不要看、新的看不到的情形下面了,他们少了一种消遣,也少了一种食粮,这是值得注意的。
除了希望上海的出版者在工作中求进步,改弦易辙以外,我又想,北京已是文化的枢纽所在了,我们需要在本地也来做做这一项工作,大量地印行新的连环图画。
它的确是事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之一。(一九四九。十二、五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