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为了缩短乘客等车时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2
第3版()
专栏:江苏通讯

为了缩短乘客等车时间
李志棠 熊梦周
打开南京市的交通图,就会看到三十四条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路线,纵横交错,像一条条纽带一样,把分布在各个角落的工厂、机关、学校、商店和文化娱乐场所,紧密地联结起来。这些路线的总长度共达六百多公里,经常行驶在这些路线上的公共汽车,相当于解放初期的四十七倍。无轨电车自从去年8月在街头出现以来,已经在市内的三条主要干线上,运载了一千六百多万名乘客。
缩短三分钟 费尽一片心
在南京,从拂晓到深夜,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好几万人在公共汽车上、电车上和车站上。在上车前,他们总是焦急地盼望着车子早一点到来。哪里知道,还有人比他们更焦急呢?
南京市公共交通公司的职工一直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在密如蛛网的交通线上调度车辆,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路线长短不一,乘客迟早不同。但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力争准确合理地安排车辆,以节省乘客候车的时间。早晨,在新街口十二路电车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轻的姑娘,拿着一个小本子,详细地记载着站上乘客人数和车辆间隔的时间。这是十二路电车乘务员张国华,她正在做着乘客“流量”“流向”的调查工作。在其它站上或者在车厢里,有时也会看到同样的情形。这个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细心地调查,力求掌握客观规律,缩短乘客候车的时间。
每天早晨五、六点钟,新街口车站上的乘客总会看到有些空车直向珠江路站驶去。如果不了解情况,就会发生一些误会:为什么不载乘客呢?原来,新街口到中央门一带的工厂、机关比较多,上班时间赶在一起。这个公司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早晨在几个大站采取多站发车、满去空回等办法来减少乘客候车时间。珠江路站乘客也很集中,从新街口站开来的电车乘客较挤,下车的又不多,因此就把这时乘客较少的一路车临时抽调一部分支援十二路,作为珠江路到中央门的区间车。这就是这些车为什么不在新街口站停靠的缘故。对于每一个小站的乘客,他们就注意在起点站发车时适当控制载客量,保留一定空额,沿路接运。在调度人员千方百计的努力下,这一条路线正常行车的间隔时间已经由八分钟缩短为五分钟。
客流高峰到来时
流动的乘客,像是变化莫测的盛夏风云。刚才还是寥寥几人的车站,一下就会聚集很多人。这给正常行车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保持全线畅通,秩序正常,做到两头不堆车,中间不成串,公司还采取了调度员和驾驶员、乘务员三结合的调度方法。驾驶员和乘务员在平时行车时,经常注意乘客的流动情况,帮助专业人员做好调度工作。一天清晨,一路的鼓楼、山西路两个站突然拥挤起来。驾驶员叶云利用停车空隙一打听,原来是附近的几个学校放暑假,回乡学生纷纷乘车赶往火车站和轮船码头。到了新街口终点站,叶云就立即调头去运学生。路上,又遇到三号大客车驾驶员张玉华。他刚从中央路开车出场,准备到新街口去运送乘客。叶云就把新街口沿途几个站上乘客不多和鼓楼、山西路两站乘客拥挤的情况告诉了张玉华。张玉华一计算,当时是六点二十分,如果按原计划行驶,这些乘客就会赶不上六点四十五分的火车班次。但当时调度员远在下关,因此他就和乘务员商量,立即从鼓楼调头,使这两个站上的乘客都提前上了车。
不仅是平时,在节日,在假期,甚至在深夜,哪里出现了客流高峰,他们就给哪里带来方便。为了方便上夜班的工人和赶火车、轮船的旅客,一路、四路、十二路三条路线就通宵行驶。为了方便在人民大会堂、人民剧场的观众晚上回家,就在这些场所门口临时设站,在散场后把观众送回家去。特别是节日、假期,他们就更忙了,常常放弃休息来保证乘客休息得更好,玩得更舒畅。一个节日的深夜,下关一路车站的几辆大型汽车已经先后回场,剩下的几辆电车也该回场了,调度员濮业值了解到,午夜以后还有一列加班火车到达下关。他想,单靠一路通宵行驶的几辆小车子,将无法满足从火车上下来的大量旅客的需要。外地旅客人地生疏,在这深夜很不方便,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他急忙拿起电话筒把这一情况报告公司整流站,立即得到整流站同志的支持,将大型汽车和电车调去突击运送。因此,列车到达后不到三十分钟,就把旅客全部送完了。
修车工人的愿望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使乘客减少候车时间,这个公司还有一支保养和修理车辆的后勤队伍,日日夜夜在辛勤地劳动着。每当夜阑人静,一辆辆送完了最后一批乘客的车子鱼贯进场的时候,保修工人们就敲敲摸摸,用机敏的目光检查着各个部件,有没有磨损和事故苗子。同时,更倾听驾驶员使用车辆的情况和意见。驾驶员们在谈话中总爱附上一句:“乘客相当多,多出去一部车子,就少一些人在站上等车啊!”这句话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他们决定随到随修,不让一辆车过夜。从深夜进场到第二天拂晓,只三、四个钟点时间,他们就做好了所有车辆的检查、保养和小修工作,尽量使更多的车子都能去迎接新的一天的第一批乘客。
除了每天检查、保养和小修以外,还有些车辆在完成了若干公里的载重任务后,需要中修和大修。这种修理工程相当大,几乎要把车子全部拆开来,然后整旧如新。因此,修理时间也花得多。过去,一部车子进场总要一个多月才能重新载客。不久前,修理工人杨炳祥从新街口乘车上班,看见有些人在站上一边看表,一边眺望着马路远处,盼望着早点来车,他就觉得自己的肩膀上加重了责任:一定把场里的车子快点修好,能为乘客多减少一分钟的候车时间也是好的!杨炳祥一说出自己的心情,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也有这个愿望。○二号电车拖车进场中修了,修车场里一时腾不出空地,杨炳祥、葛崇志和何友善等几位老师傅就向组长提出要求:“露天修理!”组长说:“太阳晒得像火一样,你们吃不消,不行。”可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服组长:“大家戴草帽,注意休息就是了。我们多晒一会太阳,车站上的人就可以少晒一会太阳啦!”本来,机工、铜工、木工、漆工等都是接替着工作的,现在,机工在车底下忙拆、忙装,铜工、木工和漆工在上面也都动起手来。油漆前洗刷车厢的水夹杂着木屑淌到车底下,滴在技工们的身上。技工杨炳祥等卧伏在车底下一口气总是干两三个钟点,弄得满身油污,再加上满身污水,可是一点也不在意。他们说:“一切为了车子早出场,苦一点算不了什么。”结果,车子真的早出场了,仅十四天工夫,就完成了二十多天的任务。一赶任务,修配零件就往往来不及供应。工人们为了使用零件顺手,就自己制造。现在,已能制造汽缸盖、活塞、铆钉和各种螺丝等二百五十多种配件。
(原载《新华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