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白云深处的高山牧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3
第2版()
专栏:新疆通讯

白云深处的高山牧场
新华社记者 吕鸿祥
在新疆的天山脚下,当人们仰望那翻滚着白云的峰峦时,一定会想知道在那白云深处还有人烟吗?8月初,我们为着探访白云深处的境界,骑着马,从天山西部顺着阿克苏河的一条支流向深山攀登。越往高处,丛林、牧草越加茂密。翻过四、五座高山,抬头远望,但见远山白云骤然增多,来到近前一看,原来是雪白的羊群遍布山巅。登到海拔近四千米时,我们终于望见了斑斑点点的帐篷,听到了牧人的欢笑和歌声。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昭苏县阿克苏公社的夏季高山牧场。
高山牧场是个理想的夏季放牧场所,每当平原地区进入暑天时,这里却异常凉爽,牧草也最繁茂鲜嫩。因此,牧民们在春牧场接下幼畜之后,到夏季来临时,就赶着畜群、驮上家什转到这层峦叠嶂浮云飘动的地方,抓膘、育幼……。
一天增膘一公斤
在溪边一棵山杨树下的毡房前面,一个女牧工正忙着给母牛沐浴。在她身边的吃得肚子圆鼓鼓的一群母牛,膘肥体壮,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经过介绍,才知她就是蒙族模范女牧工托逊,最近因创一天使牛增膘一公斤的纪录而闻名全公社。
今年春天托逊接过这八十头母牛时,头头瘦弱。她当时计划用夏牧场的优越条件,把它们全部牧肥牧壮,配上良种,产下牛犊。但是今年天旱,牧草长得不够好,弱畜吃的量又多,分配给托逊的夏草场不能满足需要。在那些天,她带着干粮,爬山涉水,把分配给她的草场踏勘一遍又一遍,按照先后放牧的顺序和牧草生长的好坏,插上标记。回来又按牛的年龄、膘度和健康情况把大群划成小群,分片轮牧。这一来,牛群天天能够吃到新鲜草。牛的体膘逐渐好转。
这样放了一个时期,发现牛互相接触的机会多,脾气相投的,逐渐建立了感情,一出群只顾追逐玩耍;脾气不和的就抵头碰角打架,耽误了吃草。后来,她就把经常打架的牛记住,利用放牧休息和加喂饲料的机会,帮助它们建立感情,感情过好的又采取“星点”放牧的办法,隔开它们的距离。从此母牛在她的指挥下能驯服地吃草了。
托逊在管理这八十头母牛时,生活细节都不放过。高山牧场雨多冰雹多,地面潮湿,她就在圈牛场上铺上一层干野草,预防牛在倒嚼时受潮湿得病;牧场上早午晚的气温相差很大,早晚她按时要它们活动,中午天热她引着牛群到河里洗澡。7月底队里检查牲畜体膘时,她的牛群已有80%达到一类膘。有些增膘快的牛,平均每天增膘一公斤。不少母牛发情配了种。
夜牧
“马不吃夜草不肥”。一天深夜,记者来到二大队马群牧场——哈拉布拉山谷。远远就听到那边山脚下有山歌声,夹杂着马的嘶叫声。走近一看,但见老牧工吾守尔挥舞着长长的牧鞭,围着马群转游着,领着马吃夜草。他告诉我们,自从转入高山牧场,他这群马天天深夜放牧。马虽然多,黑压压一大片,但是听蹄声、闻马鸣,他随时能知道马是不是在吃草,有没有马失群跑掉。他说:“马与牛不同,马的胃口小,消化快。单靠白天放牧不够。”说着,他钻进马群,拍拍吃得圆鼓鼓的马腹,看看马吃饱了,就把马圈在山坡草坪上休息。这时,他才找块大青石坐下来,掏出干粮,啃上几口,然后抱起盛马奶的羊皮袋,对着嘴喝起来。
高山牧场进入黑夜特别寒冷。他迎着雪线以上吹来的阵阵寒风,不时围着马群巡逻检查。约莫半夜两点,月亮悄悄从山后爬上来,他才整整马鞍,扎紧身上的皮大衣,跨上乘马,打着口哨,催着马群向绿茸茸的山梁爬去。忽然,远处静静的山峦中间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呼唤:“吾——守——尔!”这是另一个牧马工阿不都拉克尤木的声音。“我——在——这——里!”在这高山深夜,并不只他一个人在放马。整个二大队,整个阿克苏公社的夏牧场上,有几十个和吾守尔一样的“夜牛者”。入夏以来他们不怕风吹雨淋,不顾山高路危,与马群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漫长夜晚,使全社马的膘情提高再提高。
暴风雨中救羊群
阿克苏夏牧场的西南角,有座山名叫“铁格尔”。这铁格尔山长得怪,山顶虽有丰盛的牧草,但周围却都是几丈高的峭壁,只有靠东侧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向山顶。牧工们轻易不到这里放牧,因为“铁格尔”就是“上去下不来”的意思。
这天,不知铁格尔底细的共青团员马米尔什(柯尔克孜族),一清早就吆着羊群来到这座山顶。多好的草地啊,羊儿一嘴一个窝。傍晚时分,马米尔什还不忍将羊群赶下山去。他决定和羊一起在山上过夜。
高山的天气是变化莫测的。刚刚还是晴空万里,霎时群峰间黑云涌起,闪电雷鸣,狂风大作。紧接着夹杂着冰雹的倾盆大雨,浇头而来。马米尔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哪里有避风雨之处?看看山下,四周漆黑。又不能赶着羊找路,因为一不小心,人羊都有落下悬崖的危险。可是羊群又经不起这风雨冰雹的袭击。在这一发千钧的当儿,铁格尔脚下马嘶人喊,顿时上来很多人。有牧工,有牧场指挥组的干部。打草队的小伙子们不只来了人,还把自己住的帐篷带来了。原来,当他们看到天气突变,马米尔什却不见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他和羊群一定被风雨隔在山上。“救羊群去!”一呼百应,人们于是冒雨驱马向铁格尔奔来。
暴风雨越来越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使抢救的人们互相联系发生困难。大家呼喊着,手拉着手沿着通往山顶的狭小山径攀登,经过一场搏斗,终于组成了一条“人的运输线”,把一只只羊安全的传递下来,放在山脚下临时搭起的帐篷里躲避风雨。直到天将拂晓,这场抢救工作才告结束。一夜都在冒雨奔忙,打草队员们真是又累又冷又饿!但小伙子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在露天地面烧起篝火,剥了刚刚猎获的野山羊,一面围坐烤火,一面烧野羊肉,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手抓羊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