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论苏联外交政策的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23
第5版()
专栏:国际问题

  论苏联外交政策的特点
 外交政策决定于经济制度
柯柏年
一国底外交政策,归根到底是决定于该国底经济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底外交政策,不管执政的是哪一个政党,是民主党抑共和党(如美国),是保守党、自由党抑工党(如英国),只要其资本帝国主义制度仍然继续存在,就必然是维护其本国底独占资本、金融资本底利益,就必然是扩张的政策、侵略的政策、瓜分世界的政策、战争的政策。实现这一政策所用的方法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不变的。反之,苏联底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其外交政策就只能是维持国际和平的政策,只能是护卫一切弱小民族底主权平等的政策。
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国内,废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生产不是为着少数人底利润,而是为着全体人民底生活;不是无政府的状态,而是计划经济。生产力底提高,意味着全体人民底生活水准底提高,劳动时间底缩短。不会有生产相对过剩,不会有经济恐慌,不会有失业,不会有资本过剩。生产力底无限的提高,正是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之必要前提条件。苏联虽也与外国进行贸易,但这是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是互助的,而不是侵略的。
社会主义的苏联决不会因要避免经济恐慌而为其相对过剩的商品找求国外市场,决不会要为其过剩的资本找求国外投资场所,所以,决不会因为要垄断国外市场或因为要保障国外投资安全而侵略别国、或争夺殖民地。
社会主义底本质是反侵略的。社会主义,在国内没有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对外也不能有民族剥削、民族压迫。
社会主义的苏联底外交政策,是从苏联全体二万万人民底利益出发,而苏联人民底利益与全世界劳动人民底利益是基本一致的。正因为这个缘故,苏联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底真正利益底热烈拥护者,而全世界劳动人民也坚决拥护苏联底外交政策。
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自决
苏联底外交政策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自决;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主张真正的国际主义;积极帮助弱小民族底民族解放运动,维护它们底利益。
对别民族的剥削,加强了本国统治阶级底地位。因此,压迫别民族的民族,其本身是得不到解放的。帮助被压迫被剥削的别民族底解放,就削弱了本国统治阶级底力量,因而便利于无产阶级起来推翻它。所以,无产阶级之赞助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底解放,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正义或人类的同情之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社会解放底第一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之后,立即就承认民族自决权,发布了斯大林同志所起草的“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把俄国各民族自由发展和各民族权利完全平等定为法律。
“自决权即是一个民族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建立国家。它有权在自治的基础上建立它底国内生活,它有权与其他民族建立联邦的关系。它有完全分立的权利。每一民族都是主权国,一切民族都是平等的。”斯大林说。
为什么要承认民族自决权直至分离独立的自由呢?列宁说:“民族的反感,不会很快就消灭:被压迫民族对于压迫民族之怨恨——这种怨恨是很正当的——将继续留存一个时间;只在社会主义胜利之后,只在最后建立起各民族间的完全民主的关系之后,才会消灭。如果我们想要忠实于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就要进行群众底国际主义的教育,但要在压迫民族中进行这种教育,如果不宣传被压迫民族有分离之自由,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芬兰、爱沙尼亚、拉特维亚、立陶宛等相继获得独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则“建筑在各自由民族底自由联盟的基础上,是各个苏维埃民族共和国底联邦”。(劳动者及被压迫者权利宣言)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俄国境内所有的苏维埃共和国都按自愿与平权原则,联合成一个统一的苏维埃国家联盟——苏联,同时每个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苏联之权。
苏联胜利的无产阶级政权,根据马列主义的民族自决底原则,彻底废除了过去沙皇时代的对国内弱小民族的压迫、剥削政策,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树立了各民族间民主平等合作底模范。
援助弱小民族底解放运动
苏联对于国外的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底被压迫民族,尽一切可能帮助其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一切国际会议上为它们底主权而仗义执言,不屈不挠地维护它们底利益。
在帝国主义时代,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底民族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底一部分。斯大林同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说道:“列宁主义已经证明,而帝国主义战争和俄国革命又已经证实:民族问题只有与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和在无产阶级革命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而西方革命必须与殖民地和附属国反帝解放运动结成革命联盟,才能得到胜利。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中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夺政问题中的一部分。”“列宁主义……认为被压迫国民族解放运动含有革命能力,认为可以运用这些革命能力来力谋推翻共同的敌人,来力谋推翻帝国主义。”“由此可见,无产阶级必须帮助,必须坚决地积极地帮助各被压迫民族和依赖民族底民族解放运动。”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过去沙皇政府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立的关于瓜分波斯和瓜分土耳其的秘密协定,宣布放弃俄国在中国、波斯等国的特殊利益。在一九二一年先后与波斯、土耳其、阿富汗签订了平等的友好条约,在一九二四年与中国订立平等的新约而废弃过去的不平等条约。不仅如此,它还坚决地积极地尽一切可能帮助土耳其底民族解放运动,帮助中国底国民革命(一九二五——二七年的第一次大革命)。
在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之后,它曾经在国联会议中坚决反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彻底实行对意的经济制裁;曾经坚决反对德意之扶植佛朗哥叛军,而尽一切可能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曾经坚决反对纳粹德国之侵害捷克底独立生存,抨击慕尼黑会议之出卖捷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在联合国会议中,曾经坚决主张托管制底目的是在于使被托管的民族获得完全的独立;曾经坚决反对英美之援助希腊反动政府进攻希腊民主力量;曾经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在南朝鲜建立反动傀儡政府而分裂朝鲜;曾经坚决维护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之援助荷兰进行殖民地战争;曾经坚决反对南非之歧视印度人。
对于战败国,苏联仅仅是主张它们必须彻底非军国主义化与民主化,使其不再危害世界和平,使其不再有可能侵害邻邦;同时,苏联又坚持它们底人民有权利选择其政府。
苏联自从立国以来,直至今日,它始终是弱小民族底主权、独立底维护者,始终是它们底民族解放运动底积极帮助者,始终是它们底唯一可靠的真正朋友。
维护民主的和平,反对侵略的战争
苏联底外交政策底另一主要的特点,就是力求保持世界底和平——民主的和平,持久的和平。
苏联底和平政策,并不是当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刚成功被十四个国家武装干涉、被帝国主义所包围、它比较弱的时候的一时权宜的政策,而是它底一贯的国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底外交政策,仍然是和平政策。苏联底和平政策,不是一时的过渡的现象,而是始终一贯的国策,因为这是由苏联人民底基本利益与现实需要中产生的。
因为社会主义底本质是反侵略的,反民族压迫的,反民族剥削的,所以,苏联反对一切为重新瓜分世界的侵略主义的战争。
因为在战争中受害最重的是广大劳动群众,作战的军队主要是由劳动群众构成的,战费主要是由劳动群众负担的;资产阶级却大发其战争财。例如,美国底公司利润(纳税后),在战前的五年间(一九三五——三九年)为一五三亿美元,在战时的五年间(一九四○——四四年)则增为四二三亿美元,约为战前之三倍。所以,帝国主义国家中有大批的从事挑拨战争的政客,一心一意地破坏世界和平。苏联则不仅代表苏联人民底利益,也代表全世界底广大劳动人民底利益,不屈不挠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因为马列主义者始终反对一切与“输出革命”有关的理论,恩格斯曾经明确地指出,“胜利的无产阶级,不能把任何种幸福,强给任何外国,如果这样干,那就未有不把它自己的胜利葬送掉的”。所以,当俄国底无产阶级已经取得革命胜利而其他国家底无产阶级革命尚未成熟时,就必然会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存在的时期。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是有可能合作的。斯大林同志在一九四七年与美国史达森谈话中,说道:“这两种经济制度当然能互相合作。德国和美国底经济制度是相同的,但是两国之间却发生了战争。美国和苏联底经济制度并不相同,但是两国并没有交战,而且在战时合作了,假使两种不同的制度能在战时合作,那末为什么不能在和平时期合作呢?当然,很清楚,假使愿意的话,经济制度虽然不同,合作还是完全可能的。”“最先表示两种制度可能合作的是列宁。列宁是我们底导师,而我们苏联人民是列宁底学生。”“两种制度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望的。同时至于说到苏联底人民和共产党,那他们是有合作的诚意的。毫无疑问,这种合作对于两国都有益无害的。”斯大林同志在一九四八年答复华莱士的信中,说道:“苏联政府认为,尽管经济制度和思想有着差异,而这些制度之同时并存以及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歧见的和平解决,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为着普遍和平底利益,乃是绝对必需的。”可见,社会主义的苏联由于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同时并存与合作是可能的与有望的,乃努力争取合作以维持和平。
因为马列主义者相信在苏联一国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而社会主义建设是需要和平。所以,苏联始终争取和平,俾得专心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生产力,增进全体人民底幸福,及早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由此可见,苏联底外交政策,是和平政策,而且只能是和平政策。
一切民族底主权平等是民主的和平底条件
苏联所主张的和平,是民主的平等的和平,而不是某些国家支配其他国家的奴役的和平,不是骑马者与被骑的马之间的和平。
斯大林同志说:“每一个民族都支持着他们愿意和可能支持的制度。那一个制度比较好——这让历史去证明。应该尊重人民所选择和拥护的制度。美国的制度是好是坏——那是美国人民的事,为了合作,不必要求各民族有相同的制度,应该尊重人民所拥护的制度。只有在这条件之下,合作才有可能。”
承认每一民族有选择自己的制度之权利,苏联不干涉美国底内政,美国也不能干涉苏联底内政,一切民族底主权平等是国际间的民主的和平底前提条件;这也就是苏联所一贯坚持的国际关系底原则。
莫洛托夫说:“在国际生活中,有两个直接相反的方法,一是压迫与支配的方法,对于实行此一方法之一切压榨手段都是对的;一是(还未十分通行的)以一切无论大小的国家底平等及合法利益底原则为根据的民主合作方法。”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方法,后者是苏联所实行的方法。
英国星期泰晤士报记者惠尔斯问斯大林同志:“苏联和西方各民主国之间,尽管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但有实行友谊而长久的合作的可能性么?阁下相信华莱士演说辞中所说起的两种体系之间的友谊的竞赛么?”斯大林同志回答说:“绝对相信。”由于苏联对社会主义制度底优越有绝对的信心,深信社会主义制度在和平竞赛中必然将胜过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坚持合作、坚持竞赛、坚持各国人民有自由选择本国底制度。反之,帝国主义国家底统治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在与社会主义制度竞赛中的前途丧失了信心,所以,惧怕竞赛,无时无刻不在企图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进行各式各样的反苏的阴谋。
帝国主义国家对于苏联是采取挑拨战争政策,敌对的包围政策,干涉政策。它们对于苏联,没有合作的诚意。苏联底政策,斯大林同志说:是“依然愿与一切国家(以英美为首)增进政治经济关系。如果那些国家愿意与苏联增进关系,苏联不顾彼此政治与社会制度底歧异,倒履趋迎。因为经验已证明,政治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彼此合作,完全是可能的。从另一方面说,如果那些国家目前不愿与苏联增进关系,苏联在不得合作的情形下,推行苏联坚定政策,一直等到他们理智清醒,认清了在当前世界的国际合作之必要。我们是能忍耐的人民。”
可是,如果帝国主义国家底战争挑拨者不顾苏联底耐心争取民主的和平与国际合作之努力,而敢于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则苏联将坚决给进攻者以打击。列宁说:“守着工农需要和平的意志,苏维埃共和国的政府从来不忘记有一界限,超过这一界限,甚至于最爱好和平的劳动大众也将被迫万众一心地起而用武装的巨手保卫自己的国家。”苏联为履行其国际条约的义务,也将被迫而不得不用武力来对付破坏世界和平的侵略者。
百屈不挠,为和平而努力
苏联自十月革命成功以来,曾经百折不回地奉行和平政策,为争取世界底民主的和平而努力。
社会主义革命刚成功,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和平法令,向各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提议,立刻缔结至少三个月的停战协定,以便进行关于正义民主和平的谈判。同时又向英法德三国底觉悟工人们呼吁,号召他们帮助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民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顺利进行到底。由于英法两国拒绝进行和平谈判,苏维埃政府乃决定与德奥两国进行谈判,订立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苏维埃政府在革命胜利后直至一九二一年,曾经二十次提出和平建议,皆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拒绝。在肃清武装干涉和结束内战以后,苏联政府曾经与土耳其、阿富汗、立陶宛、拉特维亚、波兰等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在希特勒上台之后,苏联政府曾经努力建立集体安全,以防止纳粹发动侵略战争,并曾经先后与法国、捷克、外蒙古订立互助协定;但因英法波等国底反动统治阶级底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企图诱使德国东向进攻苏联,以致苏联底集体安全底努力不能成功。在第二次大战之后,苏联则始终坚持波茨坦协定及联合国宪章,以维护世界底民主的和平。
苏联为保持世界和平,自一九二二年热那亚会议以来,一贯主张普遍废除军备,至少是裁减军备。在一九三二年裁军会议上,提出历史上有名的普遍、完全、迅速废止一切武装力量的提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莫洛托夫在一九四六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提议一切国家在一年之内将一切海陆空军减少三分之一。这些废军、裁军的建议,都遭到帝国主义国家之反对。
苏联在联合国会议中,始终主张立即成立协定,禁止使用原子武器,毁去已制成的原子弹,并成立国际管制原子武器的机构。但这一合理的主张,也遭到帝国主义的战争挑拨者所反对。
由此可见,苏联已在实际行动上证明它是忠实于和平政策的,是不断努力以互不侵犯协定、集体安全制、废除或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等方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
主张公开外交,忠实履行条约义务
苏联底外交政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张公开外交,反对秘密外交,严格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反对违约背信。
帝国主义国家底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底利益是相矛盾的,统治阶级害怕说出政府政策底目的和企图底真相,因此尽可能地不让人民大众知道;在不得不说明它时,也是遮遮掩掩,涂上颜色。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愈深,其外交就越不敢公开,措辞也越虚伪。帝国主义的外交之所以必然是秘密外交,就是因为其真正目的是不能告诉人民大众。
反之,社会主义的苏联,没有阶级对立,没有阶级利益矛盾,全国人民利益一致,政府没有什么东西要向本国人民隐藏的。苏联政府随时随地都以真实的国际情况及本国政策告诉全体人民,而获得全国一致的拥护,因此,苏联反对秘密外交,主张公开外交。
每当国际形势紧张时,苏联时常以真实状况告诉全世界底人民,揭露帝国主义国家底统治者底外交诡计、虚伪和欺骗,号召各国底人民大众起来制止其本国底反动的统治者底侵略活动和挑拨战争行为。
苏联底外交底公开、坦白、爽直,经常使那见不得亮光的帝国主义外交陷于困境。
而且,苏联是忠实于它底国际条约底义务。在三十多年以来,苏联没有一次逃避过它所担负的义务。甚至连坚决反苏的邱吉尔也不得不承认:“任何时候,任何政府,没有象苏联那样确实地执行过它底义务,即使对自己有损的。”
苏联底外交,必然是言行一致,信守诺言的。斯大林同志说:“有一批政客,他们今天允诺了一件事或发表一个声明,但第二次或是将它置诸脑后,或者否认他们曾经答应过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甚至连脸都不红一下。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对外所做的事,对国内也将会知道,所有的工人农民也将会知道。假若我们说的是一套,作的是另一套,我们就会丧失我们的威信。”
帝国主义底外交则是不守信用,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今天签订了一个协定,墨迹未干,明天就破坏。
这种情形,使得苏联常常是独立在维护着国际协定——如波茨顿协定、联合国宪章等。
苏联底外交底几个主要特点,简单说来,就是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