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赶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3
第8版()
专栏:

赶潮
张岐
在海上生活过的人,都尝到赶潮的趣味。
你看,潮落了,潋滟闪光的海水,像一匹飘卷的蓝缎,哗哗啦啦地朝海心卷去,转眼间,海岸上就现出一片弯长的水珠闪烁的沙滩。
一片片光滑的披着绿茸茸水草的卵石裸露出来。
一层层赭黑的岩礁裸露出来。
一个满居着水族动植物的海底世界裸露出来。
长茎的、扁叶的、线状的各样各色的海藻,宛若一张张五彩缤纷的毛毯,复盖在礁面上。海礁,披挂着浓长藻菜的海礁,像是一头头卧躺憩息的野狮……
水族们在煦暖阳光的曝晒下活跃起来。
海螺背着一个个坚硬的甲壳,缓缓地向礁上蠕动着,它们要乘着这落潮的机会,晒一晒身上的铠胄。和海螺一起爬动的,是那寄居在螺壳里的走虾,它伸着一条条细细的长脚,向水湾里的小鱼虾挑衅,恬静的小水湾,时时荡起微微的涟漪。在那一块块满长着水草的板石下,大青蟹正扬着长钳似的大夹,凸着两颗滚圆的黑眼,探察水外的动静,寻觅猎物。
最娴静的要算是海葵了。嫩黄的、深绿的、紫红的……活像一朵朵怒放的小花,那柔嫩的花蕊,在水里轻轻摆动,就好像是向一切水族显示它的幽恬和娇美……
那嵌在卵石缝里,伸露在褐色滩泥里的五光十色的贝壳,在闪闪地喷光吐色……
赶潮的人们来了。
挽着袖子、蹬着胶靴的渔姑;扛着网兜和鱼叉的水兵;挎着竹篮戴着红领巾的孩子;还有那提着玻璃箱和玻璃瓶的水产学校的学生……一簇簇,一帮帮唱着、跳着齐朝海滩拥来。
爱拾海螺的姑娘,一踏上海礁就被那满眼的海螺吸住了,他们拾着、笑着,好像是一群吵叫的喜鹊,海滩上飘满了她们的笑声。姑娘们要多多地拾拣一些,早早带回家,给她们那些将要归港的父兄,备一桌酒肴,用那些别有味道的海味,解一解他们一天辛劳的疲累……
整天和大海打交道的水兵,早跳进水里,一个个弓着腰,把眼睛紧紧贴在水面,寻觅那隐藏在礁底和藻丛里的猎物。有什么能躲过水兵的眼睛!只见他们手里的网兜和鱼叉不时地朝水底伸着,一回兜出一个金壳闪闪的鲍鱼,一回叉着一条浑身透青的大蟹……有谁能比水兵对海洋的感情更深挚!他们日日夜夜栉风沐雨地站在海岩上、炮艇上,守卫这富饶美丽的大海。他们经受着风浪的扑击、烈日的炙晒,对大海的一贝一藻都给予了无限的爱……
最沉静的要数那些未来的海洋生物学家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向玻璃箱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藻菜,用铲子挖着那各种颜色的海葵。他们要在这浩瀚丰盛的“试验室”里,实践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撒下理想的种子,撷取希望的花朵。在毛泽东阳光的辉映下,这些渔人的忠实的子孙,决心不辜负祖国对他们的培养和希望,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让大海为祖国人民献出更加丰足的财富。听,他们唱了起来:
让海风吹黑我的皮肤,让波涛打开我的胸膛,我愿变成一朵小小的浪花,永远开放在祖国的大海上……
潮涨了。慷慨的大海,给一个个赶潮人的筐篮装满了礼物,现在它要关闭它那满容珍宝的仓库大门了。
人们提着沉甸甸的猎物,踏着轻松的步子离开了大海。夕阳给他们披上一身绚丽的彩霞,大海在他们的身后哗声低笑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