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大成公社全面发展粮麻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4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大成公社全面发展粮麻生产
本报驻湖南记者
我们在苎麻产区湖南沅江县采访,耳闻目见,深感在一些特种经济作物地区,如何全面安排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苎麻的分布特点是:从全国来看,产区相当集中,湖北阳新、湖南沅江等著名产麻县,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产区内部来看,分布却又相当分散:沅江县的麻田只占耕地的4.3%;这个县麻田最多的大成公社,也不过占耕地的13%;麻田较多的生产大队,也只占耕地的三分之一。现在苎麻集中产区一般也是以粮食生产为主。这就要求苎麻产区的公社要特别注意安排好粮麻生产,才能保证粮麻生产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在沅江看到不少公社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但是,也看到少数产苎麻的公社、生产大队或生产队,没有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以致苎麻生产受到了一些影响。
大成公社是沅江县许多粮麻兼顾、全面发展的公社之一。今年,这个公社早稻总产和单产都超过去年;中稻单产和去年相等,由于面积扩大,总产超过去年一半多。苎麻面积占八千三百亩,和去年相等,比1957年扩大二千多亩。头麻单产平均四十二斤,二麻平均五十斤,都比去年增产。目前,晚稻和三麻的长势很好。
仔细算账权衡利弊
大成公社能够粮麻兼顾、全面发展,首先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去冬今春这个公社的部分干部和群众,对以粮为主、积极发展苎麻的方针,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两年天灾多,应该全力抓粮食,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当年少用点劲一样有收。”有人说:“种粮工少功大,种麻工多功少,有劲去发展苎麻,还不如种粮食。”归结起来是重粮轻麻思想在作怪。
为了扭转这种思想,大成公社干部对一些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算了三笔账。第一笔算因地种植账。公社许多土地是砂质和粘质壤土,最适宜种麻,而且全社许多生产队30%的劳力是种麻能手。有适宜种植的地,又有擅长种麻的人,如果不种或少种苎麻,对国家、对集体和社员都是个损失。第二笔算种麻贡献账。按一斤苎麻织四尺多细布计算,全社如果生产一百万斤苎麻,就可为国家提供可织几十万套衣料的原料。第三笔算增加收入账。产麻较多的大队,社员的收入中,40%是卖麻得来的。
在算账同时,公社还引导大家分析了今年发展苎麻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两年的连续干旱,麻根的发育受到影响,去冬部分田培土施肥不多,几年来麻田扩大,今年粮麻争工争地争肥的矛盾将比往年更为突出。但是,今年的有利条件更多:贯彻了多劳多得、三包一奖和发展苎麻生产的各项奖励政策等,大大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支援农业的人员增加,劳力大大加强;全社去年添置了几百部剥麻机,剥麻工效有了提高;许多队的部分麻田已建起了防风林;国家支援的化肥等物资也比往年增多。
经过算账分析,部分干部和社员的重粮轻麻思想基本得到解决,他们积极要求既种好粮,也种好麻。
合理安排粮麻“三包”
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大成公社还作了一系列扎实具体的组织工作。
首先是实事求是地合理安排粮麻“三包”。去年,少数大队对生产队的粮食包产偏低,包工、包投资偏大;对苎麻则包产偏高,包工、包投资偏少,因而影响了生产队和社员增产苎麻的积极性。今年,各大队都本着既不厚粮薄麻,也不厚麻薄粮的精神,合理安排了粮麻的“三包”。而且麻田还根据具体情况分出两三个等级,作到分级三包。
其次,合理安排劳力,解决粮麻争工问题。往年有些生产队粮麻的活路安排不当,大忙起来往往顾此失彼。如有些队早稻插秧偏迟,收早稻插晚稻和头麻的收获加工挤在一起。今年,许多队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适当提前栽插早稻,这就缓和了收早稻栽晚稻和收苎麻争工的矛盾。大成公社许多生产队还根据今年早稻早播,谷黄麻不老的特点,组织了粮田麻田劳力的相互支援。稻田大忙,麻田作业组派劳力支援;麻田收剥,稻田作业组又派劳力支援;冬季粮田农活少,麻田培土忙,粮田劳力就支援麻田;春季麻田农活少,粮田播种忙,麻田劳力又支援粮田。这不仅解决了粮麻争工的矛盾,而且还增加了力量。
第三,改革工具,巧挖劳动潜力。剥麻劳动量大,一般占苎麻包工的三分之一,劳动强度也高。今年,大成公社又添置一千多部剥麻机,剥麻机工效比手工剥麻高一半左右,而且轻巧省力,辅助劳力也可操作。
第四,广开肥源,合理安排用肥,解决粮麻争肥的矛盾。大成公社有一些生产队去年麻田施肥偏少,今年接受教训,粮麻全面照顾,一般是按面积分配,家肥按比例分配,化肥规定专肥专用。今年头麻二麻生长期中,大部分麻田都施过一两次追肥。为了开辟肥源,许多生产队还组织专人打湖草,收集家肥,并合理安排扩大种植绿肥等。
有待解决的两个问题
为了今后更好地全面发展粮麻,大成公社的许多社员目前正在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苎麻包工问题,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当年投工、投资,往往当年不见效果,因此,是否需要实行多年包产,即把现在的一年一包,改为三年四年或五年一包,以有利于苎麻的培育和麻田的基本建设。另一个是粮田麻田的合理比例问题,有人认为麻田已超过耕地三分之一的生产队,目前一般不宜再扩大种植,因为种多了,劳力、肥料都有困难;但也有人认为还可以多种一点,因为今年的劳力、工具条件更好了。现在,社员们正在进一步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