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社员代表大会以后——王石大队秋种准备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4
第2版()
专栏:山东通讯

社员代表大会以后
——王石大队秋种准备见闻
崔新泉 龙厚海 赵昌春
在山东邹县太平公社王石生产大队,到处可以看到社员们为秋种做准备的繁忙景象。一百多头牲口已增了膘,只只膘肥体壮;农具基本修好备齐;积肥运肥的人和车辆来来往往。这个大队秋种准备为什么这样好呢?我们在这里进行了访问。
社员代表的意见
那还是在一个多月前的一天晚饭后,社员代表们放下饭碗就三三两两走进生产大队办公室的院子,坐在一起商讨今年种麦的事。六十多个社员代表,很快来齐了。队干部先讲了话,他说:今晚的社员代表大会,就是叫大伙说一说怎样种好今年的麦子。他紧接着指点给大家:今年春天同样大旱,都是挨边地、三队、十一队的麦子为什么超产?五队、七队为什么减产?大家啦一啦!”
话音刚落,代表们就发言了,三队五十多岁的老农刘永和,吧哒了下烟袋说:“早谷、晚麦哄死人。五队、七队减产,主要原因是种的太迟了。”
韩焕方插嘴说:“去年三队、十一队每亩上了一大车(二千斤)底肥,还上了追粪,五队、七队白茬下种的可不少;种地不上粪,不是瞎胡混吗?我看今年咱得备足肥料!”
头发花白了的秦佑林老大爷接过来说:“您俩说的都在理,不过种子也挺要紧。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葫芦开好瓢”,去年有的队没用良种,这个教训也得记着。”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最后作出了做好秋种准备的决议,其中主要内容是:要抓早,争取秋分前后种上小麦;要种好,三千亩麦子全部下良种,施足底肥,消灭白茬下种。
四个老汉拾粪
第六生产队社员代表秦佑林,在散会回家的路上,肚里就打起算盘来了:队里种麦的肥料还很少,现在秋田管理又忙,抽不出很多人积肥。有了!组织一下老头拾粪积肥。第二天他跟秦佑顺等三个老头谈,哪知道,大家都和他想的一样。他们就一块干起来了。
秦佑林大爷早起拾粪,老伴说:“六十多的人了,早上不多睡会,去拾那点粪干嘛,咱孩子又多,有当干部的,也有‘下力’的,哪里希罕你挣点工分?”老头说:“咱是生产队的一员,生产队的日子是大家的,就得大家好好过啊!拾点粪,别说还给工分,就是不给咱也应当拾呀!”
个把月来,秦佑林一人,就交给队里两千多斤肥料,另外三个人,每人也交了千把斤肥料。同时,老人拾粪积肥,也大大促进了全队社员积肥。
把九头耕畜喂好
五队的饲养员秦佑怀、秦咸岱,知道了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也“碰起头”来了。佑怀说:“咸岱,种地没有牛,必定得犯愁,咱这个队今年麦子减产,还不是因为地耕迟了,小麦种晚了吗?今年咱要把这九头牲口喂好。”“对!佑怀叔,咱非得想法把牲口喂的滚瓜流油不可!”“一点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
他俩都是贫农出身,今年4月才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几个月来,一些瘦弱的牲口,经他们精心喂养已增膘复壮了。只是还有三头牛,才六七成膘,上犋还有些勉强。为了迅速让弱牛膘肥力大,他俩除叫弱牛吃偏草、偏料外,还抽空弄青草给牛吃。他俩每天打扫一次牲口棚,取粪垫干土,使栏里干干净净。现在,这个队的六头牛、三头驴,都能上犋耕地了。
没有铁匠自己干
一天,二队副队长韩增亭到供销社买炭。公社的一个干部看到他,便问:
“增亭,买炭干嘛?”“打铁用!”“怎么,你队有铁匠炉?”“社员代表大会不是做了决议叫咱种好麦子吗?俺队秋种工具不足,请铁匠又不好请,好在我跟俺爹学了一手,想自己动手干哪!”为了不影响队里的生产,他每天同其他干部早早就把队里的活路安排好,回来就打铁。他父亲掌钳,他母亲有时也帮助拉风箱,一家人干的挺热火。一个多月来,共打了三百多件小农具和八盘耙,不但自己队里的工具没找外人修制,而且还给兄弟队打了不少锄,修了不少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