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别开生面的休息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4
第3版()
专栏:山东通讯

别开生面的休息日
周末的傍晚,我被济南机车工厂大门口一张浅黄色的海报吸引住了。海报上这样写着:文化休息日活动。内容:说书会、小演唱、灯谜、电影、新书阅览……。这么丰富多采的晚会,不参加是可惜的。
我信步向工厂俱乐部走去。一路上,只见三三两两的男女工人,穿着整洁的衣服,边谈笑边行走,不用问也知道是去参加晚会的。
跨进俱乐部的大院,顿时给人一种欢乐的感觉。早来的工人已经在游艺室门外的空地上摆开象棋、克郎球、扑克等几个“战场”,旁边围着一圈圈的“观战”人群。“作战”的人聚精会神,“观战”的人也是兴致勃勃地自愿当义务“参谋”。乒乓球迷们在游艺室内也同时展开了激战。
我走出游艺室,看到礼堂台阶上两根灯柱之间牵着一条麻线,上面挂了不少写有各种谜语的彩色长纸条。停留在这些启发人思考的谜语前面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昂着头,默读着、猜测着:“加加林报告好消息”是一句什么成语?“它从水里生,却又害怕水”是一种什么家庭常用食品?……紧挨着谜语游艺的新书阅览台,也很受工人欢迎,一张不太长的桌子被人包围得紧紧的,我想去看看新书的名字,都未能如愿。
夜幕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大地,初秋的夜风吹得人们凉爽而又舒适。这时,扩大器里的音乐声突然停止,上百双的眼睛都注视着炼铁车间煤气工人杨印奎。他大大方方地走到麦克风前,用他那富有情感的声调和生动有力的手势,为大家演说“徂徕山上红旗飘”。跟其他曲艺演员一样,他首先说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捉弄日本鬼子,弄得一个日本兵满手满脸都是屎的小段。风趣的情节乐得众人大笑不止。杨印奎刚一说完,翻砂工人郭振堂就从人丛中钻出来,从容地演说了一段“二七”罢工斗争的故事——红色风暴。
随着悦耳的手风琴声,女护理员李天娇唱起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插曲:“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呵……”李天娇唱得婉转而又嘹亮,简直把人带进湖天一色的意境中去了。我原来以为在她之后会有第二个演唱节目的,但出人意料,主持晚会的人宣布说:现在教大家唱这只歌。机车钳工王涤中又拉起手风琴。李天娇唱过洪湖水呀……一句后,就停下来,想让大家学着她唱,不知是大家一时不熟悉这个歌呢,还是羞口难开,竟没有人应声。在这种窘的情况下,站在她旁边的文娱活动积极分子、炊事员戴秀兰等人就随即张口合唱起来,好像广播电台教歌似的,李天娇唱一句,戴秀兰等人就学一句。第二遍居然有人小声地跟着哼了,而第三遍、第四遍,就听到不少男女职工尽情地高歌起来,到最后简直成了全体齐唱,使俱乐部大院里充满了一片欢乐的歌声。
时针快指向八点了,电影“昆仑铁骑”就将放映。当我随着鱼贯似的人群走进礼堂时,还听到有人小声地唱着刚学会的歌。
第二天,我特地跑到厂工会去找宣传委员老王同志,请他详细介绍这个俱乐部的情况。他说,过去的星期六晚上只有电影一项活动,工会为了进一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从七月份开始每隔两个星期,就举办这么一次文化休息日活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这个俱乐部已拥有四百多名业余文艺积极分子,组织了京剧、豫剧、话剧、曲艺等四个团,经常自己编写剧本演出。老王说,连俱乐部的放映员、服务员也都是工人轮流担任的。工会和俱乐部的专职干部,主要是做领导和组织工作。 ·孙静·(附图片)
张凭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