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开门揖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4
第6版()
专栏:随笔

开门揖盗
席林生
半个世纪以来,曾经两次企图以武力征服英伦三岛而没有得逞的德国军国主义者,今天却成功地使它的装甲部队踏上了英国的土地。根据不久以前英国同西德签订的关于在英国建立西德军事训练基地的协议,五百名西德装甲兵的先头部队已在8月底开进了英国南威尔士马丁堡附近的坦克演习场。西德的空军和导弹部队以后将陆续开到。英国的《帝国新闻》不胜感慨地叹息说:“这个惊人的新闻将意味着,那些一度曾经轰炸英国的人,现在要驻扎在这里。”
但是,对于这件事,《泰晤士报》却不一般见识。这家英国官方的喉舌作出了“不念旧恶”的绅士风度,大肆称赞西德“国防军”如何“年青、漂亮、精神焕发、自信……”,而且不是无意地说到,“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新入伍的,过去很少到过英国”。它鼓吹要“以最好的方式款待德国人。”
不管《泰晤士报》怎样热情地高唱其肉麻的“迎宾曲”和“赞美诗”,它又岂能使得广大的英国人民忘怀记忆犹新的那场噩梦呢?在伦敦、考文垂和其他英国城市中,由纳粹德国的炸弹造成的废墟,仍然历历在目,唐宁街的绅士们却同东山再起的西德军国主义者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并且打开大门请他们登堂入室了。对英国人民特别刺激的是,今年年初代表波恩政府到英国签订设立西德军事训练基地协定的,是臭名昭著的纳粹战犯豪辛格。正是这个希特勒的作战处处长在1940年具体策划进攻和轰炸英伦三岛的,而且他在战后还一直对希特勒当年未乘英国在敦刻尔克败退的时候一举全歼英军表示遗憾。
人们也许会难以相信,西德“国防军”驻在英国领土上这件事情,竟是出自英国政府方面的主动。早在1959年当时英国国防大臣桑迪斯去波恩时,就答应西德在英国设立各种军事基地。波恩当局马上就欣然接受“英国的慷慨建议”。接着西德开出一张它所需要的基地和仓库的清单,而英国政府以“大方的表示回答了这些愿望。”今年7月中,英国下议院正式通过法案,决定让西德在英国建立基地。英国国防大臣沃金森高叫:“我们应该真诚地欢迎这些青年人。”
为什么英国统治当局如此“慷慨”地把自己的军事要地奉献给西德呢?据英国《每日快报》透露说,英国所以这样做的一个理由是:西德在英格兰银行里储存了两千万英镑,以便立即支付火箭发射场和仓库的“租金”。这家报纸还说:“要有训练设备就得付钱的计划是国防大臣沃金森所作的这样的努力的一种发展,即诱使德国人拿出他们的部队最后要用的武器的巨大的研究和试制费用。”
原来唐宁街打的是做一笔赚钱买卖的算盘。英国政府把自己的领土让给西德军国主义者,不仅想捞一笔“租金”,而且还想诱使西德多掏腰包买英国的军火。
看来英国在这笔生意上捞进了不少。譬如过去五年西德从英国购买的武器价值只七千万英镑,而最近签订的合同总值就高达两亿英镑。今年年初西德政府还公开表示“宁可把钱抛进蓝色的多瑙河中去”,也不愿为英国制造的“蓝光”空间卫星计划出钱,而现在却愿意分担三千万马克的费用。最近西德还提前十二年偿还了战后欠英国的六千万英镑的债款。英国《每日快报》曾经写道,由于目前“英国的财政状况看来已经十分危险”,因而麦克米伦就“冒与德国人分享国防研究秘密的危险”,“劝使德国人”拿出钱来解救英国的危难。
英国统治集团还有另外的打算。人们知道,英国在利用七国“小自由贸易区”搞垮“共同市场”的计划破产以后,现在正在申请加入“共同市场”。英国既然从外部动摇不了“共同市场”,就想不妨参加进这个集团里面去,以便从内部来分化和瓦解波恩—巴黎轴心。英国企图在军事基地上给西德一点甜头,从而换取西德对英国政策的支持。关于这一点,英国《每日先驱报》曾经说得很坦率:英国同西德进行军事勾结“有可能慢慢地搞垮共同市场”。
但是,英国从同西德的勾结中究竟能捞到多少便宜是颇值得怀疑的。波恩集团由于它的军队踏上英伦三岛,倒使它在争夺西欧霸权上跨出了一大步。英国《每日邮报》曾经伤心地哀叹说,阿登纳在国外广建基地的扩张将使西德在两年后“变为一个在西欧军事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而踌躇满志的西德外交部长勃伦塔诺更是在公开叫嚷英国“不再是一种支配力量”,西德才是西欧的领导者。西德的当权人物显然已经不把他们的对手放在眼里了。
为了掩盖事实的真相,现在英国政府和一些御用报刊竭力把事情说成是英国给它的“朋友”西德的“真诚帮助”,为北大西洋集团的“团结”、“合作”作出“贡献”。
英国统治者何其善忘?在十九世纪末,当时的英国当权派也曾经唱过英德两国“密切接近”的赞歌。可是不久德国军国主义者就发动了第一次大战,使英国伤亡了近二百九十万人。第一次大战之后,英国统治者为了唆使希特勒向苏联进攻,也曾经同法西斯德国“友好地团结”过,甚至喊着要确立什么“英德间真挚友爱关系”。但是曾几何时,希特勒又首先把屠刀砍向了英法。英国这种“友好、团结”的结果只是招来了敦刻尔克的大惨败,希特勒四千架飞机对英国的轮番滥炸,“V2”飞弹呼啸着自天而降,伦敦城的废墟,考文垂的大火以及英国人民的惨重灾祸。当目前的英国统治当局竭力“忘掉过去时”,而“德国人没有忘记过去”(英国《星期日快报》),他们公开叫嚷西德军队“面临着1939年德国国防军同样的任务”。过去指挥过对英作战的纳粹元帅、现任西德“钢盔队”名誉主席的凯塞林甚至鼓吹:对考文垂进行的野蛮轰炸是值得北大西洋集团学习的“一个范例”,因为这种轰炸“收效特别良好”。因此,英国《每日快报》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它说:“现在德国人已经站起来半个身子。我们不敢说,他们想要干的时候不会扼住我们的咽喉。把他们请到家里来,是一种发疯的行为。”
但是英国统治集团硬是不肯接受惨痛的历史教训,也不肯正视活生生的现实,干出这种“开门揖盗”的“发疯的行为”来,又有什么办法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