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一分钱的买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5
第3版()
专栏:行行业业

一分钱的买卖
于德 李增仁
在烟台市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遍布全市,这就是水炉业。在水炉上买开水,五磅热水瓶一瓶,收费一分,所以,人们又叫这一行是“一分钱的买卖”。一家水炉一天的营业额,少者四、五元,多者六、七元,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它却给人们许多方便。
一家水炉,一般都供应周围几百家居民的开水,有些人数少的集体生活单位,不值得专门设人烧水,也到水炉来买水。水炉的营业时间是根据周围居民的起居习惯安排的。每天天还不亮,营业员便起床捅开炉火,等到居民起床,小锅炉上的气笛已经呜呜地叫起来了。晚上,一直等到街上行人稀少了,才关门封火。在大海阳街居住的大多是农民,很早就下地,这里水炉的营业员,就在早晨三点起床生火,四点就有开水。仁里街周围多是工人宿舍,有一部分工人半夜上下班,这里的水炉深夜才关门休息。小午台街的水炉靠近剧院,就等剧院散戏以后才关门。很多水炉关门以后还预备一炉开水,以应居民的特殊需要。譬如有的人开会晚了,需要水喝;有的夜间忽然得病要开水服药;小客栈夜里来了客人。……半夜叫门买水是经常的事,水炉的营业员们不怕麻烦。有一天,夜里一点多钟,有人叫西南河街水炉的门买水。说是家里生了小孩要用开水。水炉的蒲大娘很快起来开门,卖给他开水。去年冬天,一个剧团的工作人员每晚11点多钟才到北大街一家水炉买水装热水袋,日子长了,这家水炉便每晚等着他。
在西南河街一家水炉附近,有一个大华毛巾厂。去年厂子里生产很紧张,水炉的蒲大娘知道了这个情况,便按时往厂里送开水,她到各车间把热水瓶一个一个收起来,装满了开水,分送到各个车间去。
送水上门的事在水炉业是很多的。大海阳街居民曲桂兰长期患病,附近水炉的李士清大爷便经常给她送水,直到曲桂兰病好为止。小午台街水炉的王福堂大爷,则经常给一个八十多岁的军属老大娘送水。有的水炉还把水送到几里路以外的交通要道,为搬运工人解渴。
一百多年前,烟台就有了水炉这一行业。但是在旧社会很少有人重视他们。解放后,他们逐步明确了经营方向,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对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烟台市有关部门又帮助他们改进了经营管理方式,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这一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