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海口椰雕社从基本功训练入手 培养椰雕工艺的新生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5
第3版()
专栏:

海口椰雕社从基本功训练入手
培养椰雕工艺的新生力量
新华社广州电 海南岛海口市椰雕工艺合作工厂开办的训练班,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从训练班出师的学徒,就能雕刻一百多种花纹图案。
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南岛盛产椰子。当地人民不但喜欢把椰子当作食品和油料,而且利用坚硬的椰壳制成各种用具。艺人们用椰壳制成茶具、碗、酒杯、盒子、花瓶等,上面刻有表现祖国美好山河和历史人物以及花鸟等各种花纹图案。这种椰雕是海南岛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宋代诗人苏东坡等,还作过赞咏海南椰雕的诗篇。解放后,艺人们在工商业合作化过程中组成了海口市椰雕工艺合作工厂。1958年,这家工艺厂开办了训练班,培养椰雕工艺的新生力量,由椰雕著名老艺人高毓生传艺。现在,工艺厂连同它的训练班共有七十八人,而在解放初期,从事椰雕生产的仅剩下了十多名艺人。
这家工艺厂和它的训练班的特点是重视学艺者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的锻炼,使他们获得扎实的功夫。技工林世先回忆他学艺时,师傅们传艺要求严格,但又很有耐心。拜师第一天,跟师傅学的是磨刀,第二天、第三天,直到第四天还是学磨刀。有的人沉不住气了,埋怨磨刀也学这么久。师傅听了,一边给我们说从前偷师的故事,指出磨刀是雕刻的入门,一边再作示范给大家看。师傅磨的刀刀口锋利平整,刀石还保持像云石桌面一样光滑;我们磨的刀就不如师傅磨的,刀石也出现了浅浅的槽。从这以后,大家就更虚心学习了。老艺人们认为,绘画、写字是雕刻的基础,不懂绘画和写字,雕刻就难以传神。训练班就非常重视培养学员绘画技能,先教他们学描摹,后学写生,有时还邀请艺术工作者到厂里讲授美术创作原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