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农安县综合利用家兔增产工业原料 兔子的肉、皮、毛、爪、尾、骨都被制成各种产品,一点不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5
第3版()
专栏:

农安县综合利用家兔增产工业原料
兔子的肉、皮、毛、爪、尾、骨都被制成各种产品,一点不丢。
本报长春14日电 吉林农安县工业部门综合利用当地盛产的家兔,为轻工业、手工业提供原料,生产了各种产品。
农安县家兔饲养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据7月份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家兔一百七十一万多只,比1957年增长了五十八倍。县工业领导部门为了充分利用家兔,决定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建立了一座罐头厂,扩大了县手工业联社皮革合作工厂,积极加工制作各种产品。他们用兔肉加工成肉食罐头,用兔皮加工成轻革、帽苫、帽面、手套等生活日用品;用脱缸的兔毛织成毛织品,用兔骨、耳、头、爪、尾等加工成透明胶、骨胶、胶水和过磷酸钙、骨粉等轻工业手工业原料和化学肥料,就连泡制皮骨剩下的废渣,也沤制成优质农家肥料。
在家兔综合利用工作中,罐头厂、县手工业联社皮革合作工厂的职工积极钻研,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保证综合利用项目的实现。如开始加工兔皮、毛、骨时,泡制不得法,熟好的兔皮不能着色。经过职工们反复试验,终于把兔皮染成棕色、深驼、浅驼、粉色和绿色等几种颜色,加工出的皮毛制品很受群众欢迎。利用兔骨、头、耳、爪、尾等加工成轻工业原料和肥料的过程中,也曾克服了不少的困难。
充分利用家兔的结果,为县营轻、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材料,促进了轻、手工业的发展。如县木工厂利用皮革合作厂制出的胶生产了饭桌对箱等木家具二千多件。各服装生产合作社用兔皮生产出冬季防寒商品帽子、衣筒、衣领等二万多件,供应了市场需要。皮革合作工厂今年已给农安镇公社五里界生产大队供应了一千六百多吨利用兔的碎料制造的肥料,受到社员们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