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丰富多彩的沙漠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6
第8版()
专栏:沙漠考察队员日记

丰富多彩的沙漠生活
郑新生
野外工作快要结束了。说实在的,我们真不愿意离开这块沙漠中新开垦的富饶美丽的土地。虽然在这儿仅仅生活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是对它却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热情的老乡,金黄色的麦穗,玉龙喀什大河……都使我们留恋不舍。
我们和维吾尔族老乡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那勤劳、勇敢、待人诚恳等憨厚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沙漠荒地的夜晚,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凉爽宜人。这时老乡们挤满了我们的草房,“塔马侠”(谈心)变成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半通不通的维语夹杂着简单的汉话再配搭上手势,居然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为他们治病,他们称我们是“雅克西的特黑吐”(好的医生),因此一有病就找到我们这儿来了,天晓得我们哪里是什么医生哩!当我们要离开的消息传开了以后,老乡们都有些留恋不舍,临走的那天,几乎全管理区的社员都来为我们送行,握手握了一次又一次。
做饭,这是我们考察队员野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过去我们在食堂吃现成饭,现在要我们自己作饭,笑话出来了,擀面不会擀,作雪花汤结果作成了浆糊。现在我们学会了作面片、雪花汤、八宝饭、饺子、饼等。由于我们水土组八个人来自黑龙江、上海、北京、江苏、
四川、河南、山东、浙江八个不同的省市,因此在我们的“野外餐厅”里也就花样翻新,口味多种多样了。
党的大办农业方针,“扩大绿洲,征服塔里木”的口号,时刻鼓舞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向困难作斗争,向风沙作斗争;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前进。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决心要用我们青春的声音,唤醒这沉睡的瀚海。这就是我们的动力。因而生活是愉快的、丰富多彩的。5月11日,我们在完成了玉龙喀什河的考察工作以后就进入了哈拉喀什河流域,当汽车经过“阿拉尔共”(孤岛的意思)的时候,突然有人说:“渠里鱼很多。”“有鱼?!”司机小高顿时停车休息一下。我们十来个人,有的加工鱼钩,有的钓鱼,有的拣鱼,有的破鱼肚,马上一个“渔业综合加工厂”就成立起来了。大家都为捉到一条鱼而感到喜悦,不到一小时就装满了一脸盆,吃了一顿丰美的晚餐。
傍晚,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我们来到河边,有的洗衣服,有的洗澡。夜晚,常常从我们的草房里传出了动人的歌声,小黄的口琴,小周的笛子,还夹杂着同志们的舞蹈、唱腔,真像个小小的俱乐部。
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几乎跑遍了玉、哈二河的主要荒地,在这片沙漠之中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在茫茫的沙海,在绿色的田野,同志们放声歌唱,歌唱祖国,歌唱我们亲爱的党,歌唱这富饶美丽的土地,歌唱着塔克拉玛干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