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天下奇观钱江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7
第6版()
专栏:游记

天下奇观钱江潮
李百冠
钱江潮,自古称为“天下奇观”。最早可以从庄子的记载里看到:“浙河(就是钱塘江)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钱江潮以秋涛为最大,阴历8月观潮,由来已久。
但是,钱江观潮最盛的时候还在南宋。因为南宋定于每年8月18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这时候,溽暑方消,秋高气爽,在洪涛巨浪间,水军演阵,吴儿弄潮,杭州士女倾城来观。以后相沿成俗,就把这一天作为观潮佳节了。
在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去观潮。霞光融入暮霭,海风凉爽,钱江观潮胜地——浙江海宁的盐官镇(古海宁城),已是万家灯火。出镇海门,不到百步,有一座石旱桥。缓步登上桥顶,眼前忽地出现一幅海阔天空的壮丽图景。在暮色苍茫里,一轮紫铜色的圆月刚从东方的海门升起,千里江波与天相接,渺无边际,灰蒙蒙的一抹远山像浮在海面上似的,天边几点帆影在海平线上纹丝不动,大海一平如镜。脚下,捍卫着浙西和苏南几千万亩良田沃壤的鱼鳞大石塘,宛如一道海滨长城,向无际的远方迤逦伸展开去。塘上,亭台如画,堤柳似烟。
忽听人们相互传告:“潮来了,潮来了!”侧耳静听,果然东风隐隐传来一阵阵轰隆轰隆的声响,仿佛郁雷在天边滚动。可是引颈东望,依然风平浪静,微波粼粼,银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忽儿,响声越来越大,像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疾风刮来挟有寒气,东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墙一般斩齐的浪涛,好似从遥远的天际压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滚滚而来,渐移渐近,忽然化成一座横亘江心的银山,在月光辉映下,雪浪翻滚,冲击奔射,浪尖欲舔长空。霎时潮水涌到眼前,大海像煮开一锅沸水,汹涌澎湃,漩涡急转,瞬息万变,使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为之颤动,浪花飞上塘顶,潮水直扑人面。这情景,正如唐代宋昱的观潮诗所描写的那样:
涛来势转雄,
猎猎驾长风,
雷震云霓里,
山飞霜雪中。
转眼间,涛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兼天涌来。过了许久,大海才复归平静。这时俯视塘下,水涨数尺。从惊涛骇浪中收回神思,抬头看天,依然月色横空,清晖万里;远眺海面,悠然逝水,吞吐银光。这时记起杜甫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似乎深入一层领略了诗人所抒写的新鲜意境,益发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胸襟百倍地开阔起来。
看了钱江潮,一方面固然欣赏了这一“天下奇观”,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它的确是“东南至阡”。浙西杭、嘉、湖和苏南的苏、松、常,地势都比盛潮时期的潮水还低,如果没有海塘作为屏障,将有多少陆地沦为海域,多少良田变成不毛的卤地!几千年来,钱塘江两岸的劳动人民一直在与凶恶的海潮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强弩射潮”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着。所以明高得暘《观浙江秋涛》诗中有“自古江山夸壮丽,至今父老说英雄”的句子。按照地方志上记载,五代钱氏(从钱镠到其孙钱俶)统治吴越将近一百年,治水成绩确实相当优异,因而岁多丰稔。在海宁县许村镇东南七里的土谷祠里,从前有一块“钱王箭石”,出土二尺,相传是钱王射潮的箭。现在浙江民间雕塑艺术中,也还常常用“钱王射潮”作为创作的题材。
然而,从长期的封建社会直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钱江潮终究是当地人民的心腹大患,它以雷霆万钧之势撼击塘岸,带来了无数次深重的灾难。《宋史河渠志》说:“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率无宁岁。”此后史书和地方志上关于潮水泛涨、塘堤毁裂、人畜田庐漂没的记载,迭出不穷,触目惊心。清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钱江塘岸长久失修,南岸的萧山、绍兴一带连年发生大批田地房舍坍陷入海的惨事。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大力整治海塘,目前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塘和江塘全长达六百多华里,新建了许多排水坝和块石护坡,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约由于钱江潮仿佛是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奔腾而来的,人们在看潮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乘潮上天、遨游太空的美丽幻想。元人赵孟頫有“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之句;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更发奇想,他竟要“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今年,苏联宇宙飞船先后载人上天,古代诗人“月中看潮”的美妙幻想,将会变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现实。(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