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阿宫腔搬上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7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阿宫腔搬上舞台
安南
新搬上舞台的阿宫腔,是陕西地方戏坛的一朵花。
阿宫腔的名由,相传有两种说法:一说它是秦朝阿房宫里的宫女们唱的一种宫廷乐曲,后来传出皇宫的高墙,在民间发展成为一种皮影戏,故称“阿宫”。另一说它与秦腔比较,腔调多用“翻高遏低”的唱法,尤其是拖音,特别讲究遏止工夫,亦称“遏工”。“遏工”和“阿宫”同音,现通称为阿宫腔。
阿宫腔原为皮影戏,流行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富平、三原、临潼等县。全班只有五人,签手一人连耍带唱,其他四人是打鼓将、月琴手、二弦手和帮签。行装轻便,适宜在农村巡回演出;加之声腔动听,皮人别致,为群众喜闻乐见。但在旧社会的摧残下,到解放时,会阿宫腔的只有一位皮影戏老艺人段天焕了。陕西省领导部门为抢救这一剧种,即派干部,把老艺人的乐谱记下来,还录了音。因为这种戏曲多凭签手记忆演唱,有人曲才能传。接着,重建了阿宫皮影社,吸收一批青年演员,由段天焕口传手授。经过抢救,阿宫皮影才重新与观众见面。1959年富平县建立第一个阿宫腔剧团,着手研究它的剧目、音乐配音、舞台动作,并把它搬上了舞台,现在皮影阿宫和舞台阿宫都极为陕西省群众所喜爱。
这种戏曲以讲究“遏工”而独具一格。这就是它多用假嗓(音)放音,把音腔移高八度。此种遏法,久久才能为功,因而有“三唱不及一遏”之说。搬上舞台初期,遇到了同腔同调的问题,因为过去生旦净丑全由一人演唱,现在生旦净丑用人扮演,男女分唱,往往,女的唱得刚合适,男音低得唱不出口;而适合男的唱腔,女声却高得难以撑持。对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高弦低唱或低弦高唱的办法,加以解决,并保持了“遏工”的风味。
以月琴、二弦为主、佐以胡琴的阿宫腔,足够适应一尺多高的皮人和一丈见方的亮子所需的音量;但在大舞台上,音量就不够了。为了弥补音量的不足,在舞台上增添了洞箫、二胡等,并在主奏乐器前安装扩大器,以扩大音量。同时,也适当运用后台帮腔,加强了舞台的气氛。
在表演艺术上,原来皮人动作要受亮子限制,只能前后,不能左右;搬上舞台以后,表演时可以前后左右,运用自如了。他们还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像现在阿宫腔里的“卷袖”就是从尚小云那里取的经,而“跳判”特技却是由秦腔老艺人刘凰鸣那里学来后加工而成的。对于原来皮影戏里的擦泪等传统表演技术,也注意了继承。
阿宫腔开场常奏“十景样开场”又称“十番开场”。这是由阿宫腔中十种以上曲牌合奏的。未看戏,闻其声即令人强烈地感到阿宫腔在吹打上别有风趣。曲牌有四百多支,这些曲牌多系结合剧情,按人物性格专曲专用。单带有“令”字的曲牌,就有三十八种。
阿宫腔的传统剧目也很多,已经挖掘了六十多本。新近在西安舞台上演出的就有“锦香亭”、“精忠保国”等传统剧目,还演出了田汉改编的“王魁负义”等戏。(附图片)
刘宝琴在阿宫腔“王魁负义”剧中饰敫桂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