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围棋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7
第6版()
专栏:围棋

围棋史话
王又庸
围棋是中国创始的一种古老的游戏,它的原名叫做“弈”。古人往往把围棋同另一种古代游戏合称“博弈”。例如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朱熹注曰:“博,局戏也,弈,围棋也。”(《论语》卷九)
围棋创始于我国什么年代的什么人,说法不一,至今还没有确实的考证。晋唐之间的古书中有说是尧舜造以教子的,又有说乌曹始作的。中国古史在殷商以前没有文献可考。殷商以前生产力极低,产生这种娱乐艺术的可能性很少,估计是后人伪托的一种传说。一说是战国苏秦、陈轸所始作,但是根据《左传》和《论语》,比苏秦早两个世纪的太叔文子和孔子都已提到过围棋,并且反映出在他们的年代里(战国以前的春秋时代),围棋不仅存在,而且相当盛行。假定围棋创始于春秋以前,还较为适当。
围棋在周朝末季特别是在战国时代,已经很盛。试举出孟子的两次谈话就可见一斑。
其一:“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孟子》卷之四)。
其二:“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卷之六)。
这两段话,反映出了当时围棋发展的几种情况:第一,当时社会上爱下围棋的风气几乎同爱喝酒一样普遍(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第二,把围棋看作是“数”的范围(今夫弈之为数),数,是周礼六艺之一,是一种带学术性的东西;第三,弈艺水平已相当高,已有如后世称为国手那样的专家(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并有通过教学方式以传授围棋技术的(使弈秋诲二人弈);第四,围棋已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技术,非“专心致志”就学不好。
东汉桓谭著《新论》,第一次指出了围棋是兵法之类,这对三国以降历代的军事家多数爱好围棋有很大关系。
下围棋的人物及其故事见于史传,是从陈寿的《三国志》开始的,曹操、孙策、吕范、陆逊、费禕都爱下棋,而以曹操的棋艺为最高(均载《三国志》各传)。
晋朝士大夫尚清谈,尤嗜围棋。以王导、谢安为首的所谓王、谢世家倡之于上,阮藉、王戎等文人名士应之于下,蔚为风气,遂为南北朝的围棋盛兴打下了基础。
南北朝是围棋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代:第一,围棋在晋以前只有十七道,共二百八十九路(见魏邯郸淳《艺经》),到南北朝增加为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路,这是围棋发展史上一个最重大的改革,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和丰富了围棋理论和技术的内容,增加了围棋趣味。第二,南北朝开始有了棋谱的记录和棋书的编撰,可惜这些棋书现在都已失传,但在当时,开始打破了围棋口授、秘传的束缚,对于围棋知识、经验的传播、交流和积累,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南北朝第一次建立了评定棋士等级的制度,把棋士技术水平分作九品。梁武帝时代曾令柳恽、陆云公等校定天下棋士等第,等于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围棋考试,及格的(九品以上)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第四,宋明帝曾为专门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为以后历代帝王在翰林院设置“棋待诏”的官职创立了规模。第五,围棋在南北朝开始对外传播,首先流传到了朝鲜,实为今天围棋国际化的滥觞。以上五项,无一不是围棋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
南北朝以后,第二个中国围棋的黄金时代是从清初到中叶的顺、康、雍、乾四朝。这个期间的国手从黄龙士、徐星友、程兰如、梁会今到范西屏、施定庵,都是超古轶今的大师。当时高手数量之多及其散布区域之广,也是空前所未有的。
黄龙士号称“棋圣”,造诣甚高,一变前人锐意攻杀之风而改用布局和棋理方面胜人。徐星友也讲究布局和棋理,棋风平稳。施范二人更是我国古今独步的伟大棋杰。施的棋风细密严谨,无懈可击,每下一子,必慎重考虑,反复推敲。范则思路敏捷,下子迅速,天才横溢,有如神龙变化,莫测端倪。他们俩在当湖对弈的十局,胜负相当,世称“当湖十局”,为我国棋史上最精采的对局。范著《桃花泉》、《残局类选》,施著《弈理指归》,都是我国围棋谱中的有名著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