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美术展览会开幕 展出三百多幅作品反映了首都画坛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18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美术展览会开幕
展出三百多幅作品反映了首都画坛新气象
据新华社16日讯 昨天在故宫午门开幕的北京市美术展览会,展出了三百多幅作品。展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首都画坛百花争妍的新气象。在展出的展品中,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工艺美术品。其中大多数是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后的新创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一批是以革命史实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杨士惠等创作的牙雕“大渡桥横铁索寒”,刘润方的石雕“长征路上”,都给人们强烈的感染力。叶浅予在“北平解放”一画中,揉合了国 画和漫画的手法,绘出了军民一片欢乐景象。
展品里有不少抒情画,受到许多参观者的赞赏。这些作品图意如诗,形象动人。范学蠡的油画“共饮一江水”,通过两国边境人民在澜沧江边汲水的镜头,反映了中缅友谊这个伟大主题。古元的版画“社员的假日”、赵揖唐的油画“车间宣传员”等,都用较新的角度从侧面反映了工人、农民的精神面貌。
许多画家在他们的展出作品中努力表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以绘山水著称的画家关松房,在新作“晚霁”中,运用他雄厚的笔力,写出了雨后初晴时的漓江景色,使“山如碧玉簪,水似青罗带”的桂林山水更具丰彩。胡佩衡画的“洞天漓影”中发挥了他善用浓彩重墨的特长,使画面风格独具。擅长人物画的吴光宇在“梁红玉”这幅画中,施展了他善于刻划人物神态的特长,使人们从人物的眉宇、气度上看出她的英雄气概。近几十年来少见的一种叫“金碧山水”的国画画法。这次又在何镜涵的“夏天的颐和园”和潘素的“春满江山”等作品中和人们见面。
在展品中也有一些手法十分别致的创作,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和议论。许辛之打破一般油画中单纯写实的画法,用错综的构图把登山英雄在征服世界屋脊时遇到的各种壮丽、奇特的冰山雪川尽收在画境中,使人看来既有虚意,又有实感。夏肖敏的木雕“猎户”,在一块长方形的木块上,只用了一些很简练的线条,就雕出一座猎人形象。
同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工艺美术品,也极其丰富多采。这个展览会预定展出一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