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京华化工厂干部接受教训改进作风 真诚和工人商量问题迎刃而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0
第3版()
专栏:

京华化工厂干部接受教训改进作风
真诚和工人商量问题迎刃而解
本报讯 上海京华化工厂干部改进作风,遇事和群众商量,接受工人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使制造氧化锌用的原料和燃料消耗大大下降,产量、质量和窑龄都有提高。
氧化锌是这家厂的主要产品。1958年大跃进以来,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原料和燃料的单位消耗也比以前降低,但是和国内先进水平比较起来,仍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原料、燃料的单位消耗,与先进厂相比,相距较远。领导干部在这方面曾作过不少努力,但效果不大。主要原因是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对头。
前一时期,他们曾经走了这样一段弯路:开始是几个领导干部自己苦思苦想,想了几个措施,再带了自己主观设想的框框,叫群众去讨论执行。而对群众提出的某些意见和建议,却不给予认真考虑。于是工人就说:以后再不提意见了,你们怎么说,我们怎么干就算了。工人的积极性受到了挫折,单位消耗自然没法降低。
几个人想出来的办法碰壁以后,领导干部不得不到群众中去寻找提高产量质量、降低单位消耗的办法。厂领导干部下了很大的决心,连续两天两夜到窑前跟班劳动,观察工人的操作,查看生产纪录,并且总结了刘明泉小组的先进经验,要大家学习贯彻。车间领导干部还自己动手代替司炉工操作,摸索降低煤耗的办法。但是厂领导干部总结出来的先进方法,未经群众讨论,就要大家执行。外加车间干部单枪匹马,越俎代庖,把工人撇在一边,工人更加不满意,先进经验也就没法贯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这一次,他们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以整风精神检查了过去的工作,改变了不相信群众的态度。工人看到干部真诚地和自己商量,也都坦率地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些中肯的批评教育了干部,支部书记说:“听了工人的批评,脑子清楚了许多。过去相信自己多,听群众意见少,群众观念薄弱,工作怎么做得好。”领导干部接受了工人原来提出的意见,改装了出粉口,在窑道上铺了水泥路面。车间工人看了十分高兴,自己动手干了起来。工人赵占采满意地说:“现在领导干部真正走群众路线了。”在这个基础上,厂领导干部又和大家商量降低单位消耗的问题。工人一致认为关键在于延长窑龄。于是他们又进一步分析,找到了窑龄不长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工人的意见,改变了不切实际的加料制度,结果窑龄延长了,锌锭单位消耗随之降低。
接着,厂领导干部又及时召开会议,和工人一起总结和推广了先进窑的经验,又在一号窑上创造了窑龄八十四天的新纪录。在此以后,氧化锌的产量、质量都逐步提高,单位消耗也逐步下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