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鲁迅与三味书屋主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1
第8版()
专栏:

鲁迅与三味书屋主人
林辰
读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人,大抵都会对三味书屋的那位老塾师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这篇自传性的优美的散文中,鲁迅追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书塾生活,并为那位书塾的主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肖像,令人不容易忘记。
三味书屋主人姓寿名怀鉴,字镜吾,会稽人。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生,1869年(清同治八年)考取会稽县学生员,以后从未应过乡试。他一生过着清苦的教学生活,1929年以八十高龄逝世。他的书塾设在自己家里的三味书屋,和周氏老台门隔河相望。若从新台门前去,正如鲁迅文章所写,“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内部,中间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山舟所写的“三味书屋”的匾额,两旁是一副木刻对联,上写:“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也出自梁山舟的手笔。这“三味”一词的取义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据寿洙邻著《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和对联的下联,含义相应。梁山舟为清乾嘉时人,足见三味书屋这名称在寿先生的上代便已经有了。
鲁迅自1892年起,往三味书屋从寿先生受学,次年秋后,因祖父下狱,离家避难,学业中断;1894年春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直到1896年或1897年。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约五六年。这正是当他十二岁至十六七岁的时候。这期间,除了祖父入狱的变故以外,又逢父亲生病,鲁迅一面到三味书屋读书,一面“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生活是十分困顿的。但这几年在三味书屋读书、习字、描画的生活,却使鲁迅长久难忘,对寿先生也保持着亲切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文所写,鲁迅对他是怀着相当敬意的。若干年之后,他们师弟间也还有书简往来。《鲁迅日记》1923年1月29日下记云:“上午得镜吾先生信。”同年2月9日下记云:“寄镜吾先生信。”如果这些信件还在,那该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寿先生的家属如寿洙邻等,鲁迅也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联系。
寿先生的为人,性情耿介,律己很严,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他没有道学架子,也不见他看《近思录》一类的东西。在学生们一片鼎沸的读书声中,他自己高声朗诵的却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这样的文章(注)。他爱护学生,也关心一些遭遇艰难的学生的家属。有一次,为鲁迅的父亲诊病的医生开了一种奇特的“药引”,要用三年以上的陈仓米,一时无法找到,寿先生知道了,便想法弄到一两升,装在“钱搭”里亲自肩着送到鲁迅家来。从许多行事看,他似乎是一个与世无忤隐居授徒的学究;但他自以为生逢“乱世”,一生不应乡举,不渡钱塘江,不用外国货,其间也深藏着他对于清末世事的不满。他在代人撰写的一篇发起组织诗社的序文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今日者,四境虎眈,中原龙战,纵使才堪经世,莫假斧柯;心切济川,奚资舟楫。抱感慨悲歌之意,于风云缭绕之时;能不发思古之幽情,效长言而永叹!”这些文句流露了他对于时局的关心和有志难酬的忧愤。他的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寿先生的诗文,保存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仅有两篇文章。一篇就是前面所说的诗社序,一篇是为丁怿谙、金谷兰两人的酬唱集《松竹联吟》所写的题辞。因为不易得见,并且想通过作品去认识寿先生的为人,现将篇幅较短的这篇题辞引在这里:
昔杨越公与薛道衡倡和,力钧声同,德邻义比。彼若陈葛天氏之舞,此乃引穆天子之歌;彼若言太华三峰,此必曰浔阳九派。当时豪伯,敢拜下风。然而好爵情撄,忘形风邈;岂若吾畏友丁君怿谙与乡贤金君谷兰,既联胶漆,复剖浮华。一片性真,双筒往返。写数十载遭逢之感,具三百篇扬扢之才。悱恻缠绵,温柔敦厚。使其凤鸣天室,必能音播管弦;即今蠖伏家园,亦觉声穿金石。编成鳞集,聊现豹斑。节劲固有取于松,心虚乃特名以竹。将颁绣梓,爰集群题。仆久仰芳名,欣逢盛事。读孟韩之叠韵,自惭莫附云龙;瞻李杜之文章,曷胜愿依光焰。尾随诸老,竿吹弁言。虽蠡海?钟,未扬万一;而班香宋艳,自足千秋。凡属名流,必不以鄙言为谀颂。镜湖寿怀鉴《松竹联吟》铅印本出版于1919年,这篇题辞应即这年所作,已经是寿先生晚年的作品了。就文章论,实在不能说怎么好;但它和前述诗社序都是直接资料,较之出于他人口述的别种记载,更可看出作者的面目和他的文学趣味。他喜欢朗诵“铁如意,指挥倜傥……”那样的文章,和他自己笔下的这种文体,我看是很有关系的。
〔注〕我不知道这出于谁的文章。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的《鲁迅作品选》选有鲁迅此文,在这几句下注云:“先生读的是明代人贾凫西著的《木皮散人鼓词》。”但我查过两种版本的《木皮词》(紫萸仙馆刻本和近人刘阶平铅印本),都没有这几句。(附图片)
寿镜吾晚年写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