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从舞台到银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1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从舞台到银幕
毕克官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电影导演同志为使周信芳先生拍摄《徐策跑城》时,在银幕上能有真往前跑的感觉,决定不再死跑“圆场”,而是真正向前跑了,云云。没有机会看到已经拍好的镜头的效果,因此,不应该妄加议论。我只想说说和这个消息或许有点关系的感想。
最近,看过盖叫天先生的演出和电视转播,觉得电视转播把有些精彩的应当抓住的表演(整个身段)舍弃了,只特写了面部表情或局部动作。记得过去在看某些剧团演出的电视转播和戏曲舞台纪录片时,也曾有类似的感觉。
拍摄盖、周这样的老艺术家的纪录片,无疑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或者说,也是为了通过电影把他们的艺术永远保存下来。拍摄时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艺术上的损失。随便举例说,盖老一出场时,尽管只站在舞台的一角,但他却控制了整个舞台甚至整个剧场,在这种节骨眼里,往往必须看他整体的表演,包括舞台面的“构图”在内。如果只看局部,就有损于盖老的艺术了。
又例如,京戏里的跑“圆场”,据说是最见功夫的,表演得好,很不容易。周信芳先生在《徐策跑城》里的“圆场”,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是全剧的精华。老徐策抱着复杂的心情,不顾年迈体衰,远路奔跑……而这一切仅仅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通过跑“圆场”表现出来,却又那么真实,艺术就产生在这里。如果不再跑“圆场”,那是否影响到周先生的表演呢?
从舞台到银幕,为了适应电影的特点,把在舞台上的表演做某些改动,或者“利用”一下特写镜头,是完全许可的。但我以为,在纪录著名老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时,不论“改动”也好,“利用”也好,都应该以不损害表演为前提;当电影(银幕)和戏曲(表演)发生矛盾时,应当首先是前者服从后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