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谈谈青贮饲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2
第7版()
专栏:

谈谈青贮饲料
马学曾 高治国
目前,离霜降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正是秋高气爽、青草旺盛的季节,是大搞割草贮青准备越冬饲料的大好时机。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上的作用
每年冬春之交,由于天气寒冷、草枯料缺,牲畜很易瘦弱死亡。抓紧时机,割青打草,收贮作物秸秆制作青贮饲料,是解决冬春饲料不足的一个有效措施。
青贮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扩大饲料来源。饲料经过青贮以后,由于乳酸发酵的作用,增加香味酸味,能够促进家畜食欲,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辽宁省凤城县的试验证明,牛吃玉米青贮料每百斤吃去九十五斤以上,而吃干玉米秸只吃去四十七斤。前者比后者提高了利用率。
青贮饲料在调制过程中,养分损失较少。普通调制的干草,其营养物质损失30%,有时达45%—50%。但是,正确青贮的饲料,养料损失不超过10%,与干草相比,可以多保持营养物质20%—30%。不仅如此,青贮饲料中即使是最容易破坏的维生素也损失很少。例如甘薯藤青贮饲料每一百克干物中含有胡萝卜素9.47毫克,和新鲜甘薯藤中胡萝卜含量(每一百克干物质中含7.59—10.30毫克)很近似。但如果制成干草,每一百克干物质中便只剩下0.25毫克,损失在95%以上。
青贮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也比同类干草料高。对比材料表明,纤维素的消化率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青贮发酵以后,难消化的纤维变为醣的缘故。这一部分可提高消化率达10.7%。
农作物的废弃部分及杂草、野菜,都可作调制青贮料的原料。有些具有臭味和异味的野草、蔬菜茎叶、洋芋茎叶、菊芋茎叶、蒿属植物、松柏树叶等,经过青贮,可以改进品质。有些茎枝粗硬的植物,青贮之后,质地变软。宁夏用沙蒿制成青贮料饲喂羔羊,和喂甘草秧(豆科植物)比较,十六天试验结果,沙蒿青贮组十五只羔羊增重33.11市斤,甘草秧组十五只羔羊增重34.39市斤,前者较后者相差很少。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把洋芋茎叶、胡萝卜秧和向日葵盘叶等适口性不高的植物,制成品质良好的混合青贮饲料,水分皆在65%以上,含粗蛋白质1%—4%,无氮浸出物不超过10%,富有营养,用来喂猪颇为适宜。另据苏联材料,在玉米青贮饲料里加入0.6%的尿素(含氮肥料),可提高40%的蛋白质含量,可消化蛋白质在一个饲料单位里可以从七十克提高到一百四十克,饲喂家畜可提高10%的增重率,同时以每增重一公斤体重来说还可减少15%的饲料消耗。由此我们知道,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变原来利用价值低的饲料为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变废弃的东西为有用的东西,而且可以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青贮饲料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全面的多汁饲料。过去有些人认为青贮饲料只可用来喂养大家畜,而实际上饲喂各种家畜都是适宜的。据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青贮玉米秸喂牛增重是比较快的。青贮料是种多汁饲料,对喂乳牛来说,更为相宜。根据王栋的报道,用玉米青贮料代替稻草饲喂乳牛,可增加18.2%的产奶量。可是我国很多地区不重视调制青贮料喂奶牛,冬季多以稻草为主要饲料。
用青贮饲料喂绵羊,效果也很好。据试验,将六百八十头苏联美丽奴羊分为三组,每组二百二十六至二百二十七头,第一组每日饲料中青贮料占二公斤,第二组占一公斤,第三组占半公斤,精料各组每头每天一律都是零点三至零点四公斤。其结果为:第一组平均剪毛量为七点一公斤,第二组为六点三五公斤,第三组为六点零八公斤,喂青贮料多的第一组,其产毛量均比第二和第三组为高。这是由于青贮饲料能加强胃液的分泌,提高胃液的酸度,增加游离酸和消化力,提高吸收能力的缘故。
青贮饲料用以喂猪,好处更大。据苏联材料,以玉米穗轴、饲用甜菜和苜蓿干草的混合青贮料喂猪,三月龄的仔猪喂给一至二公斤,每昼夜增重三百五十克;七月龄的喂四点五至五点五公斤,每昼夜增重六百克。
饲用青贮料无论对种马或役马均能获得良好效果。它可以促使幼驹迅速发育,保证春季马匹容易脱毛,并能加强马匹肠胃道有益细菌的活动,使粗饲料中的纤维素更好地被消化和有利于维生素B的合成。
用青贮饲料喂家禽也有特殊的效应。据试验,每只鸡每天喂苜蓿或三叶草的再生草和胡萝卜制成的混合青贮料二十六克,其产卵力不低于吃二十二克胡萝卜的鸡,而且前者雏鸡孵化率为受精卵的94.1%,后者为89.3%。
此外,据各地经验,青贮饲料还可促进家畜发情,增加繁殖的能力。如据河北三河县李俊太的试验,喂过青贮料的牲畜不但膘肥、毛亮,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体质。又据河南南阳专区配种站的资料,可提高种畜精液的质量,提高受胎率。
青贮饲料在我国的应用时间是相当早的,远在元代《王祯农书》及清代《豳风广义》中即有记载。我国民间很早就制作酸白菜,其制作方法和原理也完全与制作青贮饲料相同。
1958年农业部在河北省三河县召开了全国青贮饲料现场会议。根据经验总结,收获籽粒后的玉米秸经过青贮,纯蛋白质含量比风干玉米秸提高30%,粗纤维含量降低31%,已在全国种植玉米的地区广泛应用;利用绿肥作物紫云英制青贮饲料,已在南方水稻区推广;利用滨湖洲草制作青贮饲料,也在江西开始应用。近年来还发展了玉米整株青贮,试成了豆科牧草单独青贮,发展了半地下青贮窖,使地下水位高和阴雨潮湿地区也能得到良好的青贮饲料。
目前青贮饲料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容易发霉变坏,取用不当容易引起腐败,三秋工作较忙也容易使青贮工作被忽视,等等。因此,必须讲究制作和利用的技术,解决三秋忙季劳动力安排问题。
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利用
青贮饲料制作不好,容易发霉腐烂。窖址应选择向阳干燥土质紧密的高地,窖底至少要高出地下水位二尺左右。窖底一般应为平底,只有青贮原料含水太多需要排出时,才用锅底形。锅底形的窖,应由窖底挖孔通到窖外另一个挖好的深坑,以便排水。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可修半地下窖,以免地下水返潮,引起青贮腐烂。
目前,有不少地区青贮时只用玉米秸,而不用青草、甘薯藤、花生秧、蔬菜废叶等,所以感觉青贮原料少。实际上各种野草、野菜各地都有,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必须适中,干湿要搭配好,如豆科植物因富含蛋白质,水分较多,糖分较少,不易青贮,必须掺入一倍到两倍的青草、甘薯藤或玉米秸等,过于干老粗硬的,要铡成五分长的小节,并依干燥程度加10%或15%的水,以提高青贮质量,防止过湿腐烂和过干发霉。
青贮要装盖压实。过去不少地区每立方市尺只装十斤到二十斤,踏得不实,青贮草与窖壁中间的空隙很大,封窖后容易霉烂下陷。每立方尺应装三十斤,装好后用泥密封加盖。窖的周围要挖一道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并且要经常检查,发现顶盖下沉或破裂时,就要及时培土封死,防止漏气引起霉烂。
过去不少地区在开窖取用青贮饲料时,混入泥土或不加覆盖,引起霉烂,牲畜不爱吃,使本来青贮得很好的饲草全部报废。因此,开窖时必须先把窖口四周打扫干净。每次可按牛十五至二十五斤,马、骡十至十五斤,驴十至十三斤,羊二至三斤,猪五至八斤安排取用量,避免取出过少不够吃,过多造成霉烂浪费。每天取用后,要用席子盖好或搭棚遮蔽,以防发黑变坏。
青贮饲料工作时间性很强。适时青贮,除了合理组织劳力外,还要提前将窖打好,组织好收割、运输、铡草、加水、装填等工作。在青贮技术上有两点值得提出:第一是错开农时,采取玉米提前取梢青贮。陕西省蓝田县的经验是,当玉米基本成熟,玉米颗粒用指甲可以掐下但不流白汁、玉米胡子刚干、天花发白、棒子外壳稍干时,用镰刀削截上梢青贮。第二是河南、陕西、新疆和东北一些地区群众创造的一种玉米秆整株青贮的经验。即当玉米收获之后,挖个长方形窖,把玉米秸去掉顶部黄叶和根部泥土装窖。装时要根部整齐、逐层入窖。为了挤压紧实,要使玉米秸紧接两头窖壁,然后将玉米秸的根梢交替装压,到窖满为止。由于整株青贮不易踏实,封窖时要尽量加厚覆盖层,增加压力,以提高质量。这样做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