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3
第7版()
专栏:

“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
许奇
秋季是暑寒交替的过渡季节,暖湿空气的势力逐渐减弱,向南撤回海洋;北方干冷空气的势力不断加强,频频南下,逐步南侵。自9月中下旬到10月下旬,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常因冷空气的突然南下,风速骤增,温度剧降,对正在抽穗扬花的晚稻极为不利。由于冷暖空气势力强弱不同,各次冷空气南下所引起的天气也不一样,有时低温干旱,有时阴雨湿冷。当这些天气到来时,风总是先出现,群众称这种风为北风、干冷风、老风、古风,有些地区依出现季节也有称“白露风”、“寒露风”的。但以寒露前后出现的地区最广,“寒露风”的名称也最为普遍。
“寒露风”主要威胁长江以南的晚稻,特别是双季晚稻。根据历年的资料来看,大量栽插双季晚稻的地区,以湘西北、湘西、川东南和双季晚稻安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受害最为严重。这些地区的寒露风约在9月中下旬出现。
“寒露风”的强度和出现时间,受地理纬度、地形的影响很大。纬度愈高,“寒露风”出现时间愈早,强度愈大。一般山区,温度变化剧烈,“寒露风”出现要早些,晚稻受害也较重。
由于温度急剧下降,使作物新陈代谢作用减弱,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正常转化和输送。水稻抽穗扬花期间,正是需要大量营养物质的时候,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阶段。它要求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光照。在水稻抽穗前二至十八天内,是花粉母细胞形成到花粉成熟期,对温度骤降反应最敏感。当日平均温度达摄氏十七度,日最低温度十六到十七度以下时,由于营养物质转化输送受阻,花粉发育不良,削弱受精能力。如在开花期遇有二十度以下的低温,花葩不能正常开裂,影响授粉。同时低温能延迟水稻抽穗开花速度。温度愈低,抽穗开花愈慢,抽穗期愈长。
在“寒露风”来临时出现的干风或阴雨,对晚稻开花也有很大影响,干风加剧植株的蒸腾作用,花药常因失水过多不易开裂,造成授粉不良。阴雨天气,因湿度过大或雨水的作用,使开花推迟;已开放的花朵,花粉也会因吸水过多而使细胞死亡,或因雨水冲刷,影响受精作用的正常进行。
晚稻在抽穗开花期受到“寒露风”的影响,便造成大量不实粒。在一般受害情况下,不实率达10%—20%。
开花期前后如风速太大,还会造成水稻严重倒伏,而使不实率增加。晚稻插秧的早晚与不实率关系很大。因秋季温度逐日下降,播种栽插愈晚,抽穗开花期则相应推迟,遇上寒露风的可能性愈大。
“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既然如此严重,再根据今年夏季以来南方偏旱,有的地区双季晚稻栽插较晚,今年冬寒又可能偏早的特点,各地必须运用原有防风经验,加强晚田的田间管理,如施保温肥等,及早防御可能出现的“寒露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