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拉林河畔的人参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3
第7版()
专栏:黑龙江通讯

拉林河畔的人参园
于常滨
在黑龙江五常县沙河公社蛤蜊河大队的东方,横亘着一座秀丽的山峦。这就是被当地人民所赞誉的“万宝山”。蛤蜊河大队的园参场就在这山的背坡。
8月下旬的一个清晨,蛤蜊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许桐福领着我们到这里参观。过了拉林河,再从山的正面绕过山顶,就看到了一行一行用草搭成的荫棚,像阶梯一样顺着山坡排下去。从远处看,它像一片灰黄色的土地;走到近处一看,原来荫棚下的一条条用人工培起的高一尺左右的土畦上,长着一片片形状介乎茄秧和辣椒秧两者之间的植物,这就是令人神往的人参。这时人参开花期已过,参籽已摘下,但是偶尔还可以看到残留下来的如芸豆粒大小的参粒。参籽红得透明,它在茂盛的参苗当中,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这个荒山坡,是怎样在短短几年变成了颇具规模的参场呢?许桐福向我们讲了经过。
1957年,蛤蜊河大队(当时是高级社)不少群众根据当地的条件,提出了建立园参场的建议。但是,经过领导上的讨论研究,认为在本地栽培人参确有条件。可是到哪里弄参籽和参苗?需要什么设备?怎样培育?这些都是难题。但是这些难题都被他们一个一个的解决了。首先他们派专人跋山涉水到吉林省抚松县买回参籽和参苗,并请这个县选派一个参场的副生产队长崔元松来担任新建参场的技术员。
崔元松真是一个热心工作的同志,他到达蛤蜊河大队的第一天,就上山勘察场地,接着提出建场方案。党支部和大队领导上派了共产党员梁志勤、于振全和青年社员尹继民、王进钰等七人参加建场工作。这样,在当年春季就把参场建立起来了。
建场仅仅是事业的开始,更复杂的是栽培和经营的问题。栽培人参需要较长的过程。人参的生育分好多阶段:“三花子”(头一年),“巴掌子”(第二年),“二夹子”(第三年),“灯台子”(第四年)等等。一般说,每株人参要栽培到第五年以后,才可以起出为药。人参是一种极其娇嫩的植物,栽培和管理技术要求极其严格、细致。像给参苗培土,既要把土培得非常均匀,把杂草、碎石块(特别是根部的)弄得非常干净,又不能使参受到丝毫的损伤。人参需要阳光,但又怕多晒太阳。对参苗的灌溉也有类似情况,水多了,参会腐烂;少了,参苗又会干瘪。一句话,培育人参真要做到无微不至。我们在参观时,看到他们确实就是这样工作的。莳弄参苗时,他们剔出草根和拣出所有石块与搓碎土块,然后再用手掌将土推平。这个参场现在有五百五十多丈参地,每年要松土三四次。为了让参苗得到适宜的阳光,参场搭起了坡度适宜的荫棚,使参苗得到适度的阳光。为了使参苗得到恰如其量的水,参场的人们经常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检查。……
四年来,崔元松和参场的全体人员用自己的心血灌溉了这座参园。参加生产的社员,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也学到了栽培人参的技艺,现在梁志勤等七个人已经从外行开始变为内行。四年来,这“万宝山”上培育了五百五十八丈三参地。现在这个场可出成品两千多斤,计值二十四万元,可是建场的资金只六百元钱。四年来,这个参场的花朵由“万宝山”开到五常县境内的“三人班”、“八一水库”、“龙凤山”等地方,人工栽培人参的事业正在向更大的范围发展。
(原载《黑龙江日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