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诗情画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4
第6版()
专栏:美术杂谈

诗情画意
平林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画,说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已不可得见,但像“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样的诗句,却令人如历其境。
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常常启发画家作出优美的图画,好的图画,也往往洋溢着诗意;而在一幅精美的图画上题上诗句(或题款),常常会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使内容更丰富,画面更优美(这里还包含了传统的书法艺术),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我国古代绘画中,常常可以看到诗、书、画三者和谐地结合的佳作。
目前存留的我国最早的画卷之一,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这幅画是作者根据曹子建的洛神赋而创作的。在顾恺之画笔之下,生动地呈现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形象。曹子建在洛神赋中的“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的依恋怅惘之情,也在顾恺之笔下再现了。
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多娇图》,是近年来国画中佳作之一。大家知道,这是作者企图表现毛主席《沁园春》咏雪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宏伟壮阔的境界的。毛主席的许多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境界;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境界,仿佛在读者眼前呈现了壮丽的图画,而给画家很好的体会,因而得到创作上的启发。
诗,依靠精炼、形象的语言引起读者共鸣;画则依靠画笔创造的形象、色彩,通过视觉去打动读者,两者各有特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许多画家常常使两者结合,在画上题诗和题款,来抒发画笔未尽之意,使作品更鲜明动人。像郑板桥有一幅兰竹,假使光看画面上的兰竹,读者欣赏到的,大多是画面上秀丽的姿态,流动的笔墨,配置得宜的画面等等。但是,读了他的题诗:“日日红桥斗酒巵,家家桃李艳芳姿,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之后,就会觉得作者有意以兰竹来抒发他的人生见解,会更使人想起郑板桥官场失意,卖画为生的生活经历和愤世嫉俗、孤芳自赏的生活态度。读者所感到的也就不仅是自然美的再现了。另一个扬州画派的画家罗聘,在一小幅(册页)鲜艳的桃花上却题了:“野外桃花窥人好似墙东女,乱红无主难得东风抬举,二八年华怜他笑靥眉能语,今日暖云如许恐变明朝连夜雨。”这样的诗,不仅是把桃花拟人化了,而且分明发泄了处在封建统治下画家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对当时社会愤懑之情。假使在这里把题诗抽掉,无疑会使表现力逊色不少。
齐白石,是很善于把画和题诗、题款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发财图上大段的题跋,早已脍炙人口,他在牧牛图上的题诗:“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总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在第一句中他注道:“璜幼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这幅画面上一个稚气的孩子,急欲归家,孩子身上系着一个不小的铃当,而老水牛却步履迟缓,其情态和这段题诗,令读者好像触觉到这九十二岁的画家对儿时的深情和对慈祥祖母的深沉的怀念和爱,甚至令人感到作者挥笔时激动的心情。齐白石不仅学画,学金石,而且学诗,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佳作。
诗书画结合,运用得好,就能很大地提高画的表现力。这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画都必须题上诗,而是说,把画与诗的结合再加上书法金石等艺术在画面上的陪衬,作为一种中国画的传统来看,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