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民间剧舞台剧并存 表演艺术各有千秋 陕西一批民间剧种搬上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28
第3版()
专栏:

民间剧舞台剧并存 表演艺术各有千秋
陕西一批民间剧种搬上舞台
本报西安27日电 陕西省戏曲工作者近年来挖掘、整理了一批地方戏,其中有十九种民间剧种先后搬上舞台。最近,在北京公演的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搬上舞台的第一个剧种,阿宫腔也是新搬上舞台的一个剧种。像这样新搬上舞台的剧种,还有弦板腔、端公戏、线戏、道情、八岔戏、紫阳民歌等等。
这些新搬上舞台的剧种,原为皮影、线偶、或地滩戏。演出时,艺人连耍带唱,乐手兼奏几种乐器,全班只需几人,戏箱道具轻便,适宜上山下乡演出,加之乐曲富有地方色彩,皮人、木偶雕工精巧,极为观众所喜爱。但在旧社会的摧残下,到解放时,它们不是仅剩一个艺人,就是只存一个班。陕西省领导部门为抢救这些剧种,多次派干部找到老艺人,记录下乐谱,恢复皮影、线偶、地滩戏班社,吸收一批青年演员,由老艺人口传手授、随后,建立了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着手研究它的剧目、舞台动作、音乐配音等,从1959年底起至1960年,这些剧种先后搬上了舞台。
新搬上舞台的民间剧种,不再受亮子、提线等的限制,表演时可以前后左右,运用自如。搬上舞台后,生旦净丑由一人兼唱变为多人分唱。过去凭艺人记忆演唱的许多曲调、唱词,搬上舞台时,经过记录、整理,也更精彩了。像经过加工的《吹鼓手招亲》这出戏,通过端公戏这个富有陕南山歌和舞蹈色彩的戏曲形式,既幽默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了吹鼓手招亲的故事。陕南道情《一文钱》剧目整理演出后,由于情节曲折,剧词文学性强,已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影片。
新搬上舞台的剧种,在唱、念、做、打上,都比较注意保持了原有剧种的艺术特色。像以弹拨二弦、三弦见长的弦板腔,在搬上舞台后,仍然保留原有的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声调,因腔调多用“翻高遏低”的唱法而独具一格的阿宫腔,到舞台上,依然讲究遏止工夫。对于原来皮影、线偶、地滩戏里的拉弓、擦泪等传统表演技巧,也继承了下来。碗碗腔《借水赠钗》传统折子戏里,当崔护见到桃小春昏迷不醒时,悲伤万千,他的双手伸向前去一高一低上下闪动的表演,就是皮影惯用的动作。阿宫腔《王魁负义》戏里,饰敫桂英的演员在打神告庙时所作的纵身跃上神桌的表演,也保留了皮影阿宫的传统表演技巧。在剧目、曲牌上,也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和演奏。近来,单在舞台上演的碗碗腔传统剧目就有十多个,舞台阿宫吹打所用的传统曲牌,光带“令”字的已有三十八种。
这些民间剧种在向舞台移植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贡献了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帮助进行剧目和音乐挖掘、整理工作,以及培育新演员。像阿宫腔老艺人段天焕一年来已经传授给青年演员六十多个剧本、四十支曲牌和不少传统表演技术。
现在,皮影、线偶、地滩戏和舞台剧并存,在剧目、表演、声调上是同源不同流。皮影、线偶戏在造型夸张、变换场景等方面,与舞台戏比较,各有千秋,而舞台剧在刻划人物、脸部表情等方面,却可和线偶、皮影戏争奇斗妍。因此,它们都拥有广大的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