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合理组织短途运输 活跃城乡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2
第7版()
专栏:

合理组织短途运输 活跃城乡经济
朱田顺
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交通运输是城乡联系的物质支柱。在城乡物资交流中,交通运输部门要不误农时地把广大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城市运到农村,并及时地把城市需要的工业原料、粮食和各种农副产品从农村运到城市,支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了,城乡经济和市场活跃了,又会促进工农业生产进一步的发展。
挖掘运输潜力,有计划地组织短途运输
过去几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要想活跃城乡经济,需要把城乡短途运输力量组织好。
城乡短途运输就是在产运销一条龙运输协作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那些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各种运输工具和各个运输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使长途和短途、干线和支线、水运和陆运、专业运输和副业运输、生产过程的内部运输和商品流通运输密切结合,实行分段接力运输,从而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旧中国遗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条件是非常落后的。解放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面貌,虽然已经有很大改变,但整个说来,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广大农村运出或运入物资,不但要经过汽车、轮船、火车等各种近代运输工具,而且还要经过畜力车、人力车、木帆船等各种民间运输工具。在一些偏僻地区,甚至还要经过肩挑背驮的运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活跃城乡经济,及时完成运输任务,就需要把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联接起来。这种联接工作的好坏,是交通运输能否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能否真正起到城乡联系的物质支柱作用的关键。而城乡接力运输就是进行这种联接工作的最好的方式。
从各地已有的经验看来,城乡接力运输大体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某一大宗物资为主组织起来的接力运输。如春耕季节抢运种籽、化肥、农机、农药;秋后集运粮食、蔬菜和各种农副产品;冬季运送煤炭和各种御寒物资,都是大规模的带有时间性的物资调运。如果不从产地到销地,从城市到农村,把各种运输工具联接起来,就会贻误农时,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甚至使物资遭受损坏。第二种类型是以运输工具为主组织起来的接力运输。它主要从联接和合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着眼,并不局限于调运某种物资。它可以是经常性的,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在这一类型里,又有两种性质的接力:一种是近代化的运输工具和各种民间运输工具接力。有的叫做:“人背坡、驴盘山、牛车马车拉进川、汽车跑干线”。还有的叫做:“山上驮畜运、沟里马车行,汽车走公路、船只航河中”。另一种是公路、水运和铁路等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接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充分利用水运的角度而组织的水陆联运。第三种类型是以运输线路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接力运输。一般省、区的物资运输,可以分为四线:第一线是由农村人民公社的运输工具担负的,从田间或生产队到初级市场或最近的接力点的运输;第二线是由县的专业运输队伍担负的,从县境到专区的主要线路的运输;第三线是专区境内主要线路上的运输,由专区掌握的专业运输工具担负;第四线是省、区内的干线运输,由省、区掌握的专业运输工具担负。这种分线的接力运输,是一种比较经常的接力运输。它既照顾到各种不同的运输工具的分工联接,照顾到物资流转情况,又照顾到运输体制的分工。
产运销各部门共同组织接力站,进行合理运输,是做好接力运输工作的关键。按照物资流转的客观需要,把各种各样的往来于城乡之间的运输工具,把纵横交错的运输线路,编织成不同形式的城乡接力运输网,以便顺利完成城乡物资交流任务,是一件十分细致的组织工作。经验证明,做好这一工作,产运销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货物产地的分布情况,货物的流量、流向,运输距离,交通条件,运输工具的种类、数量,装卸力量和装卸现场情况等因素,在适当地点设立接力站。这些接力站点,既是合理的运输网,又是合理的物资分配网。过去,有些地区多是把农业物资,先运到县城,由物资部门分配以后,再分运各公社,这样就容易发生迂回和重复运输;同时,由于缺乏具体组织,多是各方面分头派车船运输,也常常造成车船空驶。设立接力站以后,由于产运销各部门共同安排运输,又共同安排物资分配,就可以实行合理运输,直接把物资运到需要的地方,并适当组织双程运输、循环运输和小拐弯的捎脚运输,以减少货物的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和工具的空驶。
在设立接力站和划分接力段的时候,要贯彻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的原则。按照各种工具的特点,取长补短,分工接运,并实行定路线、定运量、定运力、定人员、定接交点、定装卸、定时间、定质量等“几定”运输。凡是适合于跑长途的工具,要尽量安排跑长途;适合于快速行驶的,要安排在较好的路线行驶;适合于短途运输的,就不要安排长途运输。这就是说,一方面,不要把汽车当牛车用,把轮船当木帆船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尽量缩短民间运输工具的运输距离,以便于农民利用农隙时间,安排一部分运输力量来参加短途运输,实行自货自运或自货自取。并使短途运输和田间运输相互支援。参加接力运输的工具,可以捎运田间生产物资,参加田间运输的工具也可以捎运接力站的物资。这样,各种运输工具就可以各得其所,各尽所长。同时,在接力运输中,各种运输方式以及各个接力段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每一种运输工具,每一个接力段,都要服从统一计划和统一指挥。运慢了赶不上趟,运坏了或运丢了也交不了账。先进的环节逼迫着落后的环节提高水平。因此,实行接力运输以后,运输效率一般可以提高10%到20%,运输质量也有所提高。
有人认为,各种运输工具本来就是打接力的,何必费那么大的力量去进行组织呢?这种“自流接力”的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事实证明,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只有各个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认真组织接力运输,才能战胜所谓“出不来、进不去”的运输困难,完成运输任务,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少受或不受影响。许多偏僻地区积压多年的物资,就是用接力运输的办法疏运出来的。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当各个有关部门还没有有计划地组织接力运输之前,许多运力浪费的现象,是不容易看得出来的;但是,当进行了接力运输,克服了各种互不衔接的现象,提高了运输效率之后,人们才能对过去那些浪费运力的现象有个较正确的认识。事物的优缺点,总是经过比较才能看得清楚的。应该肯定,有计划地组织接力运输,是当前挖掘运输潜力和活跃城乡经济的重要途径。
发挥农村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办好副业运输
在整个接力运输中,最复杂、最带有群众性的,就是组织农村运输的力量。在这里,接力站星罗棋布,运输线密如蛛网,运输工具也多样复杂。把这些站点、线路和工具有条不紊地联接起来,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农村这部分运输力量的组织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办好副业运输。
在接力运输过程中,农村人民公社担负的任务是:接运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把丰富的农副产品集运到最近的接力点。这些接运任务,有长年性的,有季节性的。长年性接运任务较多的,是那些靠近较大城镇、交通要道和农副业生产较发达的公社或生产大队。在这些地方,一般需要有适当数量的常年运输队,负责同国家的专业运输队伍,进行经常的接力运输。这种常年运输队,要紧紧围绕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在农忙季节田间运输任务较大的时候,需要抽调一部分或大部分劳动力和运输力到生产队去参加农业生产。常年运输队可以分别由公社、大队投资举办,或者由公社和大队共同投资举办,也可以几个大队或几个公社共同投资举办。由公社举办时,不能抽调大队的运输工具。无论公社或大队举办的常年运输队所占用的劳动力,都可以在整个社办企业或大队办企业所占用劳动力的总数范围之内,统一加以安排。同时,所占用的运输力,都要以不影响正常的田间运输为原则。
在春耕前和秋收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运输任务繁忙,除专业运输部门要妥善安排运力突击抢运外,各个公社的大队或生产队也都可以抽调一定的运输力量,组成季节性的运输队,完成接运和集运的运输任务。这种季节性的运输队,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有些可以由大队直接掌握一部分运输工具,农忙时,放到生产队去参加农业生产,农闲或突击运输时,抽回来由大队掌握参加运输;运输收入由大队统一分配,参加农业生产时由生产队付酬。有些可以将运输工具归大队所有,但固定到生产队使用,由大队组织或调用参加运输时,照付运费或记工分;年终时,大队和生产队按事先商定的比例,分配工具总收入(超计划收入部分,大队要少分或不分)。有些也可以将运输工具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固定到生产队,农闲或紧急需要时,生产队自己组织临时运输队参加运输,运费收入归生产队所有。总之,要以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运输为原则。
无论常年运输队或季节运输队,都要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建立严格的工具使用保管(包括牲畜喂养)的责任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运输质量,执行国家的运输政策。在收益分配和生活待遇上,要注意发挥运输人员的积极性,但不要采取由个人向集体租车租船的办法。为了尽量减低副业运输占用劳动力和运输工具的比例,要注意进行技术革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改笨重运输工具为轻便运输工具,并尽量采用水道、轨道和索道运输。
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为了把农村人民公社的副业运输组织好,顺利进行城乡接力运输,要根据需要与可能,由公社建立交通运输管理站。这种交通运输管理站是一个企业机构,它按企业的方法,进行接力运输的组织工作,在运输者和托运者之间起媒介作用,并负责经营社办的常年运输队。同时,交通运输管理站又是一个交通行政和事业机构。它在公社管理委员会和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下,执行乡政府一级的交通运输管理职权:管理运输市场和渡口,贯彻执行国家的运输政策,进行安全监督;并根据公社农副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社内的交通建设,负责道路、桥梁和航道的养护工作。交通运输管理站可以从经营的企业、事业收入中,提取少量的管理费,支付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它所需要的人员,也要在社办企业所占劳动力总数中安排(事实上多数交通运输管理站有两三人就可以把全部任务担负起来)。有些由县交通运输部门在区设立了交通运输管理站的,公社就不必再设。有些地区也可以由几个公社,在适当的集镇,联合设立交通运输管理站。
有人认为,农村人民公社办运输会影响农业生产,主张由专业运输部门把农村运输任务全部担负起来,不必由公社进行接力运输。这种看法是不合乎实际情况的。目前农村人民公社的运输对象,都是自己需要的和自己生产的物资。这些运输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农副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的生活。且不说目前国家还没有那么多的专业运输工具,把这些运输任务都担负起来;就是以后专业运输工具增多了,也很难满足农副业生产和广大农民多种多样的运输需要。在整个城乡物资交流中,距离农村人民公社最近的一段短途运输,仍然要由人民公社自己的运输力量来担负。公社在安排农副业生产的时候,要把这一段短途运输安排进去。否则,就会使生产跛足,甚至跌跤。公社办运输同农副业生产有没有矛盾呢?有时是有一定的矛盾的。但是,事实证明,只要安排得好,经营得好,不但不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会促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并增加副业收入。
还有人认为,农村人民公社办运输,只是公社自己的需要,因此,他们对这个接力段的运输不大关心。这也是不对的。工业的发展不仅要以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原料、劳动力和购买力为前提,而且要看农业可能提供的短途运输力。假若农村人民公社不能把自己负责的接力段的运输任务担负起来,城市就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工业原料和主副食品。同时,对于农村人民公社的运输力量如果不加以组织,任其自流运输,还会发生两种现象:一种是专业运输力量和公社的副业运输力量以及各个公社的副业运输力量之间,可能发生互不衔接或工具空驶现象,造成运力浪费;另一种是少数大队或生产队可能弃农务运,不但影响运输秩序,而且影响农业生产。
总之,要想使城乡经济活跃起来,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需要从城市到农村,从专业运输到农村副业运输,把各种运输工具和各个运输环节,细致地加以组织,更广泛地推广接力运输。这是一项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关系到工农联盟的重大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