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亲题鲁迅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3
第8版()
专栏:

毛主席亲题鲁迅诗
臧克家
在7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毛主席亲笔题了鲁迅的一首诗,把它赠给了正在中国从事友好访问的日本朋友们。那首诗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诗的题目是《无题》,作于1934年5月30日,载在《集外集》内。
鲁迅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当内忧外患,国难重重。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运动实行白色恐怖,对人民实行残暴镇压,对进步文化实行统治与宰割,弄得民不聊生,全国成了一个大监狱。对民族敌人的侵略,则步步退让,丧权辱国,大好河山,拱手送敌。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进步人士,听了共产党的号召,纷纷成立组织,要求对日作战,抗日救国。
从写作的日子上看,它是有着纪念“五卅”的意义的,诗中充满愤激情绪,显然是有感于时事而发为歌吟的。
“万家墨面没蒿莱”,一开头就出语沉痛,表现出满腹的不平。全国人民,都成了脸上刺墨、晦气重重的囚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徙、死灭在草莽之间。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作为一个作家的我,“敢有歌吟动地哀”。这个句子,从表面上解释,是说:“哪敢再用自己歌吟之声感发大地动人哀痛呢?”再往深处体味,便觉得鲁迅在这句诗中,寄托了无限沉痛的心情,它的意义与《亥年残秋偶作》中的“敢遣春温上笔端”相同,有点寄沉痛于反语的意味。他写出这个诗句来,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说明了。
鲁迅当时对着眼前黑暗的现实,想到人民曾经作过的和正在地下进行着的斗争,心里的感慨万端如同茫茫的大野。这里边有愤懑、有悲伤、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未来的希望。紧接下去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广大人民群众无声的愤怒之中,作为伟大斗士和诗人的鲁迅,听到了地下兆苏的沉雷的声音。末句结得多么有力,意义深远,令人寻思。这表示了鲁迅对人民力量的信赖,对革命必然会胜利的坚强信心!
这首诗真实、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七年前的鲁迅的思想和情感。那时候,他是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下的一个左翼文化巨人。这四句短诗,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表现力量十分强大。读了之后,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悲愤却富于积极意义。
毛主席把鲁迅的这首诗亲笔题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用意是很深的。把这首诗的内容和毛主席对许多日本朋友的谈话联在一起看,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十月十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