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石河子农场漫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3
第8版()
专栏:

石河子农场漫步
夏景凡
农场的林带,纵横交错。参天的白杨,茂密的柳树和榆树,把一条条农田嵌包得整整齐齐。一块条田的规格六百亩,数到五百块,也没有把石河子国营农场一个农场的条田数完。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张白纸——一片无边的古荒原和苇塘。不到十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把这里绘成了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
在场长办公室里
早晨来到石河子总场二分场。走进场办公室,场长正在打电话。
“喂,机耕队吗?第八轮作区84号条田中耕完了没有?”场长露出满意的神情,听着对方的汇报。
“那很好。下午东方红五号拖拉机转到98号条田时,要他们注意调整中耕器,那块地有几段草高,能多加一个人跟在后面拨草吗?”
“好。……告诉司机,转移时,不要走东路,那条路上昨晚小渠跑了一点水……”
场长放下电话,转身看了看壁上挂的一张农场作物分布图,顺手把一个拖拉机纸型,从84号条田上,摘移到98号条田上。
这张作物分布图绘制得十分详细。农场的田地、道路依次编号。棉花地绘着几朵棉花,苞米地绘着几个苞米棒,西瓜地绘着两块切开的红瓤西瓜……拖拉机在哪块地里耕作,哪块地便有一个拖拉机纸型挂在哪里,一台、两台,十三台拖拉机正在地里耕作。还有一些拖拉机、康拜因、摘棉花机、甜菜收获机、洋芋收获机、追肥机……,集结在停车厂和修理厂的栏目里。
场长说这个场80%以上的农活,都是用机器干的。
绿 色 的 地 毯
场长领我们到地里看看。林带嵌包的农田,雄伟美观。六百亩棉花,六百亩苞米,六百亩洋芋……,一块块都像绿色的地毯。苞米苗、棉花苗、高粱苗,直看是条线,横看也成行,斜着看仍是一行行的。在这样大的地块上,行距株距作得如此细致均匀,而且苗间无杂草,真使人喜欢。
一台拖拉机挂着几丈宽的中耕器,从棉花地里横行过来了。拖拉机手聚精会神地稳把方向盘,两目直视,态度端庄威严。中耕器上坐着一个手脚灵活的青年,左顾右盼,只怕伤损一根禾苗。偌大的机器,来到地头,一横身就转回去了。一根禾苗也没有伤损。
场长注视着拖拉机手的背影,满意地微笑着,但又十分会神地歪着头谛听着拖拉机的声音。
“停一停!”场长忽然叫了一声,急步赶到拖拉机前,问了几句话,便爬上机车,换下拖拉机手,熟练地开动机器,向着一千多米的地里推进,……我们看得出神。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说,机耕队近来讨论改进领导作风,促使干部深入实际,提倡干部下地先开车。看来,这位场长大概也是深入实际去了。
病虫害测报站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是一个防治病虫害的作战情报部。
离飞机场不远的地方,测报站设了一块观察田,试种了十多种作物。地里摆着几十个铁纱笼,笼里有的罩了几棵棉花,有的罩了几棵甜菜,仔细一看,里面养了许多虫子,让它在那几棵禾苗上任意蚕食。
过去,只知道有气象预报,没有听说过病虫害还有什么预报。最初看来,十分新奇,岂不知这个测报站已经成立好几年了,而且做了许多工作。有几位农业科学工作者,每天都在这块观察田里细察各种作物的抗病能力,仔细调查各种害虫的生活史及其动向。为了及早提醒大家防治病虫害,将调查所得的情报,每半月向各生产队和附近农场以及其他测报站发布一次预报,察得一个月两个月以后的害虫动向,也即刻预报,有了紧急情况和大的虫害发生,还要发出紧急警报。这项测报工作与防治相结合、与气象相结合、与试验研究相结合,所以几年来,所作的测报,一般都比较准确。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治虫的战斗组织和最有实地经验的是各个生产队的植保组,尤其突出的是四分场二队的张世海。
初见张世海
提起张世海,我早在报刊杂志上读过介绍他的文章。这是一位很出色的模范人物。他从1953年担任植保工作,当初是个文盲,由于灭虫心切,刻苦学文化,刻苦调查研究害虫生活史及防治办法。九年如一日,日日钻研,现在,他已掌握了五十多种害虫的生活史。而且随调查随记录,随研究随总结,写出了近四十万字的文字材料。专家们向他请教,农学院请他任教,人们早已称他是个昆虫学家了。
来到四分场,首先遇见新疆师范学院的维吾尔族女教师阿依夏木同志。她最近带了三个班来农场实习。一个班分在农场的化工厂,一个班分在二分场,一个班全是维族同学由阿依夏木亲自领着在四分场。阿依夏木是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汉语说得好极了。一见面她就高兴地说,今天他们要请张世海讲课,机会难得,希望我和她一起听听张世海的课。
课堂就设在地边上的林带里。一阵掌声,张世海来了。
张世海穿着一身新洗过的黄军装。衣服整洁,就是两个膝盖补了两个疤。据说,张世海由于经常趴在地上看虫子,裤子膝盖特别破得快。
张世海眯着两个笑眼,举起满掌厚茧的右手搔了搔头。——讲什么呢?开始有点不大好意思开口。
“讲地老虎吧,现在地老虎正凶,同学们每天都在地里捉拿地老虎。昨天同学们半天捉了八百多条。一条地老虎能咬死三棵到五棵苞米。就算咬死两棵吧,一棵苞米平均产半斤粮,捉拿八百条,就保产了八百斤粮食,这个账只有少算没有多算……。”同学们听得入神。接着他讲地老虎的种类和生活史,两个小时还没有讲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