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爱牲口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4
第2版()
专栏:

爱牲口的人
在山西汾阳县万年青公社贾家庄大队的幼畜圈里,我们看到成群的小马、小驴、小牛,有些没有断奶的,跟着母畜跳来蹦去。一个个毛色光亮,滚瓜溜圆,看了真叫人喜欢。
“现在一共有多少牲口?”我们问大队的畜牧队长宋树茂。
“我们大队总共有一百二十五头牲口,除幼畜外,能用的有八十三头。这数目听起来不算大,可是一九五六年我们才有五十六头牲口,其中能用的只有三十六头。”这位专管畜牧的队长接着又说:“我们的大牲口近五年增添了一倍多,没有一头是从外边买回来的。光是今年前半年,小马、小牛、小驴就下了十八个!”
他们的牲口为什么繁殖得快,长得好呢?据我们访问,除了多年来政策执行得好以外,人人爱护牲畜是一项重要原因。
傍晚,我们访问了模范饲养员张德义。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忙着清扫槽底。他今年四十八岁。从一九五四年以来,除了在一九五六年当了一年生产队长以外,一直搞饲养工作。由于他一贯工作积极认真,爱护牲畜,曾先后十七次被群众评为模范社员。张德义常对人说:“大家选咱当饲养员,是对咱的信任。紧着好好干,还耽心喂不好哩!”
“这就是那头牲口。”宋树茂同志指着一头膘壮的大青骡子向我介绍。这骡子一九五四年生病的时候,瘦得皮裹骨头,时常站不起来。但是,张德义却自告奋勇喂养。为了这头骡子,他一连五十天没有睡个囫囵觉。果然,不到两个月,骡子就缓过来了。宋树茂说:“现在耕地、驾辕样样行!”
去年大年三十的半夜里,张德义起来给牲口添夜草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匹老马闹病了。他从病畜的情况看,知道这是受了重寒火引起的肚痛病。他想:“这可不能耽误!”于是提着马灯,顶着刺骨的寒风,往城里跑。等到把这匹老马救转来,已是早饭时光,他这才回家和女儿、老婆一块儿吃大年饺子。
苏其民 杨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