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分批放养“晚禾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4
第2版()
专栏:发展多种经营

分批放养“晚禾鸭”
本报广州13日电 广东中山县各人民公社利用水乡的优越条件,大量饲养鸭子。目前,全县已经饲养了“晚禾鸭”四十多万只,现在仍继续大量孵化鸭苗。
中山县处在珠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河道纵横,水中浮游生物多,是养鸭的好地方。这里在早晚两造水稻收割的前后,都有大量饲养鸭子的习惯。在水稻收割前后饲养鸭子的好处,是可以在水稻收获后把鸭子放到田中觅食零散谷粒,节省饲料。这种在饲养上带有季节性的鸭子,早造放养的称为“早禾鸭”,晚造放养的称为“晚禾鸭”,向来是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的一宗成本低、收入大的主要副业。今年早造,中山县饲养的一百二十多万只“早禾鸭”,现在已经养大育肥,大量上市了。“早禾鸭”获得了好收成,进一步促使各人民公社继续大量饲养“晚禾鸭”。现在,中山县各地都根据禾稻不同的成熟期,分批放养鸭子。收获季节早的民田地区已经开始大量放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