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华沙的秋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4
第5版()
专栏:波兰通讯

华沙的秋天
本报记者 李克
秋天,特别是9月,是波兰一年四季中最迷人的季节。波兰话里每个月份的名称都具有季节特征的含义,如4月叫“开花月”,8月叫“镰刀月”,11月叫“落叶月”,9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福芍石花月”,福芍石花(译音)是9月里盛开的一种美丽的花。华沙人在阴雨天气中度过了整个夏天,自进入9月以来,整月是风和日丽,秋高气爽,萧邦公园里的树梢鲜红似火,维斯杜拉河两岸的林荫路则是一片金色秋天的景象,街心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秋日的娇阳下花枝招展,使全城显得分外地充满生机。
走在华沙的街道上,人们会看到一种更加动人的画面:成群的人手持铁锨、铁镐,在建筑场和工地上进行义务劳动。9月是传统的恢复和建设华沙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恢复和重建被战争破坏的波兰首都,华沙市民以参加义务劳动的办法为建设华沙出力,这个优良的传统一直继续到今天。每到9月,男女老少利用工余课暇,把汗水浇灌在废墟上生长起来的一天比一天美丽的华沙。估计今年9月参加义务劳动的工人、职员、学生约有十几万人。一天下午黄昏时分,记者在“意志区”看到几十名工人在一片空场上铲土,就走上去和他们攀谈。一个叫西格蒙特的青年指着修整得平坦的空地说:“这里原先是一片垃圾场,我们用几个下午的义务劳动,清除了破砖乱瓦,要在这里铺上草皮,种上鲜花。”一个叫布罗夫斯基的老工人插嘴说:“帝国主义正在借口“柏林问题”扩军备战,他们想的是散播死亡和废墟,我们想的却是建设和劳动。”
华沙人想的是建设,而实际上也确是如此。华沙的建设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今年9月份华沙大小工地的数目已增加到四千多个。
据有关部门统计,华沙现在每十分钟建成两间半新住房,三平方米新马路,三十平方米的绿化区。现在正在进行的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是8月份动工的“华沙市中心”建设。记者不久前在离建筑场不远的一幢楼上访问了“华沙市中心”的设计师卡尔宾斯基,他也是波兰驻中国使馆大楼的设计人,他说:“我们要把华沙科学文化宫对面市中心地方建设得更美丽,在元帅大街东侧约四公顷的面积上建设起一簇高层建筑群,包括百货大楼、储蓄银行和民用住宅,预计到1965年竣工。”虽然建筑工程刚刚开始,但工地旁边张贴的工程示意图已在吸引着大批行人住足,人们仿佛看到了和二十八层的科学文化宫遥相辉映的高层建筑群已从平地上升起。
9月的华沙是个进行和平建设的城市,也是个保持警惕的城市。9月一向被华沙人称之为“波兰悲剧”的代名词,1939年希特勒就是在9月从进攻波兰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执行反苏政策和对战争没有准备的波兰资产阶级政府,曾使全国人民处在深重的灾难中。人民忘不掉9月。华沙各电影院里上演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939年的9月——就是这样》,使人们重温了一下过去的历史。面对美国扶植西德军国主义所造成的危险和美国在所谓“西柏林问题”上的战争叫嚣,华沙人民保持着警惕。华沙人以关切的心情注视着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并以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保卫柏林所采取的措施。一位汽车司机说:“现在已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了,那时波兰要用骑兵来对付希特勒的坦克”。华沙的工人正像全国劳动人民一样,决不允许侵略者的猪嘴伸到祖国的土地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