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如此“进步的”日本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5
第5版()
专栏:

如此“进步的”日本农业
陈浚
日本垄断资本御用的宣传家们,得意洋洋地吹嘘日本“农业的进步”,丰收成为“经常现象”,“农村的生活方式正在开始接近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初游日本的一个陌生客人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不久以前,记者作为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的一员,在日本访问了一些农村,并且在热烈友好的氛围里,同日本各阶层的农民、各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具有不同观点的熟悉农业情况的日本朋友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感谢这些日本朋友的帮助,使记者有可能向读者介绍一点日本农村的真实情况:在所谓“进步”、“丰收”的帷幕后面,广大日本劳动农民正面临着破产,离井背乡,更加凄惨的厄运。
“离农劝告”
夏末秋初的日本农村是惹人喜爱的。千千万万勤劳的日本农民用自己的汗水,精心栽种出一片片青翠的稻田。柴油机的哒哒声不时传来,他们在忙着用多种小型农械,向禾苗上喷射着农药。看上去,如果不遇意外的天灾,今年又将会有一个好收成。但是,正是这些农民,越来越多地接到了“离农劝告”,迫使它们抛弃农业,开始接受更悲惨的城市生活方式。
千里山在大阪郊区,一片岗峦起伏,满眼是果园竹林。熟了的桃子已经摘去,保护桃子的纸套还挂满枝头。葡萄园里,一串串发紫的葡萄沉甸甸地垂挂着,使得客人们只能低头弯腰而过。三年以前,这里还是大阪府选定的种桃模范区,而今,汽车道的两旁,一块块大阪府树立的木牌,标明着一段一段的田园,已经从农民手里变成了这个公司、那个公司的地产。挖土机、推土机、碾路机……已经在几个地段开始了毁灭这座花果山的工程。推倒了果树,碾过了田地,开辟着直通大阪的干道,平整着建筑高楼大厦的场地。大阪府已经按计划征购了80%的土地,只是由于当地农民的坚决斗争,大阪府计划收购的土地,还有20%未决定最后的命运。
春日町是千里山的一部分。这里,每年出产的竹笋就达四五千万斤。这里的农民63%的收入来自果园和竹笋。一户农家,原有一町九反(约合我国二十八亩)的果园竹林,桃子、竹笋占他收入的91%。而今,眼睁睁地看着地被强购去了,他还能靠什么活下去呢?还有什么不接受“离农劝告”的余地呢?
千里山农民的这场灾难的降临,是由于大阪电车公司、百货公司的老板们看中了这块地区,计划在这里修建容纳十五万人口的三万户住宅,为他们的电车和百货公司招徕十五万的永久性顾客。而这一庞大的发展计划,对于钢铁公司、水泥公司、建筑公司……自然会带来一大笔好生意,于是,这个计划就成为大阪府的都市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付之实施了。
千里山只是在建立“吸引工厂”、“公共用地”的名义下,农民被迫低价卖出田园的一个。然而,接到“离农劝告”岂止于千里山的农民而已。
北海道的北见、十胜地区盛产大豆,产量占日本全国大豆产量五分之一,被誉为日本的“杂粮王国”。由于美国大豆的倾销日本,价格比日本大豆便宜30%,压倒了日本大豆,已经占领了80%的日本大豆市场。“杂粮王国”抵不住来自“美国朋友”的“互助”。依靠种植大豆为生的农民,入不敷出,债务日增月累,已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一年所得只够还债付息。日久天长,他们除了“离农”之外,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上野县箕轮村,是日本开垦区里数一数二的好村庄。这儿,十年前,还是颗粒不收的荒野,而今已经变成高产良田。但是,农产品的跌价,年年所得偿还不了开垦费用积累的债务,压得“开拓民”喘不过气来。在这种难于生活下去的情况下,“好心肠”的政府出来劝告“离农”了。凡是“离农”的,可以给“离农资金”十五万日元,移民海外的再加五万日元,而“开拓民”十年垦出的良田,由富户收购,政府定的地价只及时价的十分之一。
秋田县八郎澙进行着大规模的排水开垦工程,1965年以前可开出一万四千公顷耕地。按照政府原定计划,准备把开垦出来的田地出售给六千户,每户垦地二点五公顷。如今,政府突然变了主意,为了适合机械耕种,决定必须由六户组织一个开垦单位,耕种三十公顷土地。这样,每一参加开垦的农户,自己负担的费用,激增到一百五十万日元。大部分原来指望到八郎澙参加开垦的农户,都只能望地兴叹了。
产麦区的农民,由于日本政府为了便于美麦大量进口,早就制定了“小麦对策特别措施法案”,压低麦价,强迫限制种麦面积,这就迫使大量麦农不得不改行。
产米区的情况,也并不见得好些。由于肥料、农业机器、农药等的垄断物价不断上涨,加上竞争激烈,农民不得不投资采用农业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费用。而米价不涨,捐税又重,农民年年入不敷出。据统计,新澙县蒲原地区,平均每户欠债二十万到三十万日元。最后,他们只得卖地还债,被迫“离农”。
这就是在日本“农业进步”和“丰收”背后,广大农民正在经历着的苦难。日本和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掠夺和压榨,使越来越多的日本农民日益贫穷以至破产。日本官方为了劝告“离农”,顾不得那么许多,透露出一些日本农村的真相,公布了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工人的统计数字,来证明农民光靠农业就无法维持生活。要农民相信,日本农村地窄人多,农民要想摆脱贫困生活,唯一出路,只有“离农”。池田政府提出的“农业基本法”,就以把60%的中小农挤出农村为目标。池田政府宣传说:尽管工人和农民还有暂时的困难,但是,假如执行“使经济高度发展”的政策,实行“农业基本法”的话,就业将会增加,各阶层人民将会富裕起来。
仅仅是开始
“农业基本法”已经在日本国会通过,但是有关的一系列法案,如“农地法修正案”、“农业协同组合法修正案”、“粮食管理制度修正案”,以及防止因遗产继承使农业经营分散化的法案、“农业经营现代化投资法案”等等,还待国会通过。因之,“农业基本法”还不曾全面推行。但是,为“农业基本法”所确定的方针,已经贯彻到池田政府一切农业政策中去。1960年,被迫“离农”的农民已达六十万人。
池田政府的“农业基本法”,是在农业“现代化”的掩护下,扶植富农经济,掠夺广大劳动农民,牺牲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加速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从而驱使60%的农业人口离开农村,成为低廉劳动力的庞大后备军,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保持垄断资本集团的继续发展和攫取高额利润。这一点,具体地表现在围绕“农业基本法”的一系列的法案上。
修改农地法,将取消战后规定的每一农户占有土地不得超过三公顷的限额,从而使得富农便于低价收购中农、贫农的土地,无限制地扩大耕地面积。
为适应“贸易汇兑自由化”,给美国粮食进口大开方便之门,日本政府要修改粮食管理制度,取消粮食价格支持制度(即政府按一定价格收购大米,以低于收购价格的价格配售给消费者,来保证农民的最低收入。这笔费用,近年由于种植水稻的生产费用大大提高而提高。1961年度,日本政府为了维持米价就要贴补六百多亿日元)。这样做的结果,生产成本高的中小农必然会加速破产“离农”。
日本政府还鼓吹改变以米麦为主的日本农业,发展酪业(以奶牛为中心的畜牧业)和果树业,限制粮食生产。而发展酪业和果园,需要大量资金,中小农是无力经营的。
凡此种种,虽则各有巧妙,其最后结果都是迫使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做工。这样,既为日本垄断资本发展工业提供了众多的低廉劳动力,又造成了低价收购农民土地、发展资本主义经营的条件,使自由民主党在农村中巩固以富农为支柱的反动阵地。这是日本垄断资本集团卖国的反动农业政策的实质。
池田政府在宣传上,把“农业基本法”的实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工人的水平”作为一个画饼,欺骗农民。可是,即使真是这样,日本工人的生活也是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近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的确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种“景气”只给垄断集团带来好处。工人就业问题没有解决,日本有着六七百万到一千一百万失业半失业工人。据1959年的统计,在日本一个五口之家,每月最低的生活费用是三万二千日元,可是日本工人的工资平均只有二万一千日元;三分之一的工人,只有八千日元。为了垄断资本的利益,日本企业里正在加紧推行“技术革新”、“合理化”。
“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于工人就是新的灾难:加强工人劳动强度,大批解雇工人,降低工资。当我们代表团访问福冈的高松煤矿的一天,正是这个矿结束了坚持近一百天罢工的第二日。那一次罢工,就是为了反对“合理化”。按照资方原来的方案,实行“合理化”以后,要平均降低工人工资一万日元(全矿工人平均工资二万九千元)。经过工人近一百天的罢工斗争,资方作了让步,最后的协议,仍将平均降低工资二千元。可是被迫“离农”进城找工做的农民,要想找到这样一个饭碗也是困难的。
从农村进城的新工人,绝大多数只能进中小工厂,特别是小工厂,工资低而且劳动条件恶劣。四十岁以上的,根本没有工厂要。大部分农村来的人,只能做临时工。长井市东京电气公司,是日本垄断资本的东京电气公司的子公司。这个厂有职工一千三百多人,其中就有五百人是来自农村的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每月四千到六千日元,为正式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临时工两个月订一次合同,厂方随时可以解雇。这就是池田政府为给接受“离农劝告”的农民安排的接近工人生活水平的实况。
不安在增长
战后,日本农村实行了农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地主,大多数佃农成了自耕农。这一改革曾经在一个时期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这一点,曾经成为自由民主党在农村中占有优势的主要因素。但是,日本垄断资本的高度发展以及日本垄断资本从属于美国垄断资本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为了日美垄断资本的利益,要求农村提供更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加速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并不惜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实行“贸易自由化”,便于美国倾销粮食。日本政府的卖国反动的农业政策,严重地打击着日本的农业,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迫使农民破产,走投无路。但是,农民不到最后,是不会抛弃自己的田园的——失去了田园,也就失掉了生活的一切。正像千里山的一个农民,在同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的一次座谈会上慷慨激昂地说:“土地和勤劳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坚决要为保卫土地而斗争到底!”农民们指给我们看,哪里是他们曾经集会抗议、游行示威出发的场所,哪一间草屋是他们在斗争激烈的时候,轮流监视测量队的哨所。
生活驱使农民日益觉悟起来,开始走上了新的斗争的道路。为了反对“农业基本法”,到1961年4月为止,全国各地已举行各种大小集会三千多次,参加的有五十万人。“全日本农民组合联合会”、“全日本开拓者联盟”、“全国农民联盟”三团体,4月间在东京举行了“反对强行通过农业基本法的全国农民大会”,总评、“全日本农民组合联合会”、“中央工农会议”召开了“粉碎农业基本法奋起大会”。但是,目前,由于“农业基本法”有关的一些法案还未为国会通过,“农业基本法”还没有全面实施,因之,在广大农民中,对于“农业基本法”所将引起的后果,还不十分清楚,斗争仅仅是开始。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反对政府限制种麦,要求提高牛奶价格、提高米价的各种斗争,在全国各地,如关东八个都县、新澙、长野、茨城、岩手、山形、秋田,到处爆发,互相呼应。6月间在东京先后举行了有一千人参加的要求提高米价“中央工农会议总奋起大会”、二千三百多人参加的“实现要求米价全国农协代表者大会”,会后并且举行了农协成立以来第一次的游行示威。广大农民从切身的利害关系中,逐步认识到美日“新安全条约”对农民的利害关系,经济斗争同反对扩大美军基地的斗争、反对美军演习的斗争、反对美日军事同盟条约的斗争,正在结合起来。农村来的临时工,为了保证工作和确定最低工资,开始组织自己的工会,进行斗争。由于广大农民被赶入城市,扩大了低廉劳动力的后备军,资方可借以加强对工人的压榨和镇压。而农村工人的增加,不断扩大了工人阶级在农村中的影响。这样,也为发展和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工农的联合斗争,准备了条件。池田政府的卖国反动农业政策,必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日本农村的这种形势下,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在访问日本农村的时候,受到了各地农民的热烈欢迎。这不仅仅是基于深入人心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愿望,并且出于一种迫切期待的心情。在每一次座谈会上,有提不完的问题,他们要了解中国人民是怎样翻身的,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况,特别是人民公社的情况。挣扎在艰难困苦里的日本农民,渴望从中国人民的斗争里,胜利里,得到鼓舞,得到同情和支持。他们诚挚地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把他们生活的真实情况,告诉中国人民。他们决心为促进和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同中国人民共同奋斗。他们祝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公社取得更大的胜利。(附图片)
来自各地的日本农民代表在东京举行反对“农业基本法”的示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