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黄梅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5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怀宁县农村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小戏,它是劳动人民在伟大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据传说,古代的石牌(怀宁)是安徽的一个水陆交通的大集镇,向以鱼米之乡著称。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辛勤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的、优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调,传统地称为“怀宁调”。
另一种传说,在多年以前,湖北省的黄梅县因地势低洼,连年洪水成灾。这里的群众只得逃向外乡谋求生活,为了行乞方便,他们就将“采茶歌”民间小调,配用民间的“连厢”、“花鼓”等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演唱。当时石牌经常有灾民凑在一起演唱,后来经过历代的劳动者和说唱艺人的艰苦劳动,在怀宁流传的民间“连厢”、“龙船”、“狮子灯”等三十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终于在明朝年间形成了一种小戏。这就叫做黄梅戏或黄梅调。
黄梅戏传统剧目非常丰富,素有三十六本七十二折之称。大本戏取材多半是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揭露统治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小折戏则是反映当时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这些小折戏的特点,取材单纯,结构紧凑,角色不多,形式活泼。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和人民性,歌颂了广大人民向封建统治者、封建制度进行顽强的斗争。在唱腔上有七板、对板、阴似腔(即还魂腔)等多种,统称为“多多腔”,后代经过不断加工琢磨,进一步结合民间风格的小调形式,又逐步形成了一种府腔(即以安庆语言为基础)。这时在“多多腔”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通过加工提炼,又从“府腔”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怀宁腔”。当地广大农民都称为“黄梅戏怀宁腔”。黄梅戏在音乐方面,非常简单,开始在演唱时只用“鱼骨桐”边唱边伴奏,后代在实际演唱中又加用锣、鼓、云板等打击乐器,没有弦乐,总是三打七唱,有时是二打五唱,在演唱时是用锣鼓过门,人声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黄梅戏萌芽时期叫做小戏,只有小角小旦,以后由两个发展到三个,又加了一个小生,这时的演出只限于小戏,如《闹花灯》、《补背褡》、《何氏劝姑》等,表现生活也只限于农民、手工业者等。随着大剧本的出现,角色分工也比较细致些,分为老生、正生、老旦、正旦、小生、小旦、闺门旦、小丑。但虽分工细致,在小丑这些角色又不一定拘泥于本行当,往往又成为“百当”行角。
开始时,黄梅戏是农民的一种业余戏剧活动,没有专业艺人。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石牌地区程家牌黄梅戏老艺人程福香开始建立班社,当时劳动人民称为窝班。以后,石牌的王家灯的王幸松、石牌镇的潘龙记、罐子窑的汪芳弟、高河铺的张北海等相继成立窝班社。当时根据农村生产季节来确定活动时间,全年分为三季,即春季(正月)、中季(五六月)、秋季
(八月中秋节以后),合伙成班,在农村演唱。当时演小生的只穿一件长褂,演花旦的都是找农村姑娘借蓝色士林褂子,桌围就利用祖堂的桌围,庙里的袈裟、道士袍也往往被租用,就可以上台演戏了。
解放后,黄梅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百花园中,像雨后春笋一样蒸蒸向上。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的艺术遗产,和满足广大人民文化生活需要,成立了专业剧团,进行专业演出活动。当时的演员潘犹芝、郝季求、韩少卿等老艺人,至今都还健在,并由他们培养新一代的演员,挖掘和上演了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创作和上演了许多现代戏,并进行了唱腔的改革工作。艺术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怀宁县委编写组、怀宁县黄梅剧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