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哲学研究》发表讨论庄子的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7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哲学研究》发表讨论庄子的文章
最近一期的《哲学研究》
(1961年第五期),刊登了杨荣国的《庄子思想探微》和张德钧的《〈庄子〉内篇是西汉初人的著作吗?》两篇文章。
杨荣国在他的文章中认为,庄子的所谓天并非真的是指自然界,而是人,而是人的主体观念。主体的纯粹精神、纯粹经验,就是庄子的所谓“道”,它是唯一的实在。庄子的这种思想是极端的主观唯心论,而唯我论是他的必然归结。佛家依附老庄思想,宣扬佛教教义,以扩张佛教在中国的势力,不是偶然的。
杨荣国对庄子《天下篇》作了分析,又对《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等六篇作了叙述。他说:从内篇六篇及内篇《齐物论》中有关庄子的言论来看,《天下篇》所评述庄子思想之首段,确是概括了庄子思想的全貌。《天下篇》不论为庄子自作或为他的门徒所作,但它是当时最好的一篇学术评介。我们研究庄子乃至其他道家各派的思想,自应根据它和结合他们可靠的原著而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庄子,如果离开了它,恐不易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
司马迁没有提到庄子的内篇,而只提到外杂篇《渔父》、《盗跖》和《胠箧》,是否因此可以说司马迁只承认这几篇才是庄子的作品?杨荣国认为不能这样说。他也不同意认为司马迁“知庄子之粗”的说法。他说:司马迁对庄子的思想作了总的评价,即“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若以哲学术语来表明,这句话就是说庄子思想是主观唯心论,是唯我论。这是对庄子思想最恰当的概括。由此可见,司马迁不仅不是“知庄子之粗”,而是对庄子思想深有体会的。
杨荣国指出庄子外杂诸篇,亦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又有科学的思想,以及平等待人的思想,等等。但这带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决不是庄子的思想,而可能是属“采儒墨之善”,——采儒墨中荀子与墨者思想的战国末或秦汉间道家宋?、尹文一派的后学的思想。
张德钧在他的文章中认为,任继愈在《庄子探源》(载《哲学研究》1961年第二期)一文中断言《庄子》内篇七篇不是代表庄周思想的著作,而是西汉初期黄老之学某个支派的著作,这是难以站得住脚的。张德钧对于任继愈所提出的六条论据分别提出批评,他说:有中心题目作为篇名,不能决定必为晚出;篇分内外,不起于两汉;内篇七篇与汉代纬书、宗教神学方术全不相干;神仙的传说甚早,求神仙事并非汉初的时代特征;司马迁在《史记》写庄子中提《渔父》等篇,是以微辞见旨,不能证明司马迁未见内篇七篇;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从这里正好看出内篇七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后,张德钧得出结论说:前人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本人的东西还是应该被肯定的,我们“解剖庄周的哲学体系”仍不能不以内篇七篇作为主要材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