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知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7
第8版()
专栏:

知己
唐小丁
知己的人,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自己的思想就会像春水那样活泼和流畅。
有两篇寓言,可以引来说明自知之明的重要,那大意是——
有位猴子小姐视力不好,配了眼镜。可是它不会用。它一忽儿把眼镜顶在头上,一忽儿把眼镜套在尾巴上,一忽儿把眼镜??,一忽儿又把眼镜闻闻。“该死!我可上当了。关于眼镜的用处,全是撒谎。”它又急又气,抓起眼镜便向墙上摔去。
一只夜莺唱歌,扬声长鸣,柔音百啭。各种鸟兽都听得出了神。歌声停止了,一只驴子点点头,评判道:“确实不坏……然而我听到公鸡啼的时候,我的心是多么暖和啊!如果你向公鸡学它一手两手,你的本领就了不得了。”夜莺听了,倏地飞走了。
这是克雷洛夫一百多年以前的创作。现在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古味。
眼镜本来是有用的;用法是架住鼻梁,勾住耳根。猴子小姐不会用,首先是不知道自己还没有具备使用眼镜的知识,这是它的弱点。
公鸡啼叫哪能比得上夜莺歌唱的美妙,驴子却妄加指点。它本来不懂得,偏要装是行家。
不知和知之不多,不是什么丑事,因为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渐多的。只有强不知以为知,才是不体面的。
要知道眼镜的用处,首先就要知道自己还不知道眼镜的用处。这样,才会去请问别人怎么使用眼镜,才能得到使用眼镜的知识。
要评判歌唱的好坏,就得有关于音乐的学问。没有这门学问,闭口不言倒是聪明的。不然,发言越多,越是表明自己无知——不仅对这门学问无知,而且对自己的虚妄也是无知的。
进行工作,要经常调查客观事物,也要经常进行自我调查。调查自己,才能知己。知道了自己对什么事情不懂,才肯老老实实地去学,才不会不懂装懂。学习了,学好了,才能知彼。知彼是离不开知己的。下决心知彼,就要下决心知己。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他只讲了三种情形,没有讲“不知己而知彼”是否可能,如果可能,是否也会一胜一负。恐怕不知己的人,是很难知彼的。到头会是己也不知,彼也不知,而落入“每战必殆”一类的。要争取“百战不殆”,就得把知彼和知己统一起来,既知彼、更知己。
知己也没有多大窍门,同知彼一样,实事求是而已。长处短处,或扬或弃,如实地看待和处置。由于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短处,还须严以责己,才能全面知己。韩愈的《原毁》一文中,就讲过“其责己也重以周”,是君子之风。“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这种虚夸的态度,是“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的。自己脸上是不是干净,要借助镜子检阅一番。要知己,“镜子”是不可少的——周围的人是镜子,实践经验也是镜子……。把这些镜子好好用起来,知己就比较容易了。
知己是对自己的严峻的剖析,更是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集体事业负责的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