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矿长和工程师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9
第3版()
专栏:江苏通讯

矿长和工程师之间
金惠风
夏桥煤矿的总工程师要调走。新来接替的工程师名叫贺唤民,是1953年从大学毕业出来的,一向在局里工作。
前任和后任工程师办完交接手续,孙广法矿长将贺工程师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介绍矿的基本情况以后,便亲热地说:
“老贺,现在我们的矿不比前几年了,上层煤已经采完,小湖系煤将近结束,今后主要依靠下层的屯头系出煤。你是知道的,屯头系水大,煤层薄,断层多,采煤技术尚未过关,开拓方案始终没有定下来,问题很多。”
“屯头系也有出路,看怎么干法?”贺工程师在来矿工作之前,省煤炭局曾经派他到夏桥矿作过一次调查,因此他在提出问题以后,又胸有成竹地说:“我想采煤方法需要改变一下,六、七两层煤最好合层采,一次采全高。”
贺工程师的建议,是矿长从来不曾想到过的。这是一个关系到矿井生产前途的重大建议,它意味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可以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一层无用的煤变为有用,从而使矿井能够多获得一两百万吨可采煤量。
“可是,腰矸怎么处理?”矿长很有兴趣地问。他觉得这是困难的焦点。
屯头系第六层煤只有三四十厘米厚,工人无法进入这样薄的煤层中劳动。国家也有明文规定,厚度在五十厘米以下的煤层不可采。可是,采取贺工程师提出的办法,就能使这层不可采的煤全部采出来。当时,夏桥矿正在开采七层煤,煤层也很薄,只有九十厘米。而在六、七两层煤之间,像夹心饼干似地夹着一层六七十厘米厚的叫做“腰矸”的岩层。这两层煤和一层岩加起来,正好两米光景,是个非常理想的采煤高度。贺工程师根据这个客观条件,提出的合层采煤的主意,除把六层煤采出来以外,还有三大好处:一是七层煤的资源回收率可以提高;二是工作面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增加;三是工人可以在两米高的工作面里,站直身子舒舒畅畅地干活。但是,同时开采煤和岩石,又要把它们分开来处理,在技术上有许多困难,这便是矿长提到的问题。
贺工程师说,这个困难也有办法解决,接着,他就提出了处理腰矸的三种措施。他讲得是那样有条理,有分析,有根据,以至完全把矿长说服了。矿长当即要求他把屯头系西部的开拓问题全面考虑一下,作个整体方案出来。
工程师走后,矿长赞许地想:“是个有能力的人。”
时隔不久,设计组送来南弯道无极绳运输道延深工程的设计图纸,请矿长审批。矿长是个下窑二十多年的老矿工,从1953年起就当生产副矿长,他的一双经验丰富的眼睛,立即看出了设计中存在的毛病。设计是贺工程师决定的,图纸上有他的签名。
“你到现场看过没有?”矿长问。
“看过的。”
“那么,为什么不在原道延深呢?”
贺工程师陈述理由说,他们发现计划延深的巷道下面两米的地方,有一条平行的老巷道,再在上面开巷道不安全,因此决定另打下山巷道,采取两级提升的办法。矿长当即指出,两级提升是不合理的,既浪费劳动力,又限制了提升能力的发挥,会给今后生产带来许多困难。他说:“填死底下的老巷道,再在靠老洞子的一边打上安全墙,这样延深下去就好得多。”
贺工程师一听大喜,他竟没有想到这一点。
矿长建议由贺工程师同大家再到现场去开个会,仔细琢磨一下。
次日,矿长看见贺工程师带着掘进工程师、地质科长、设计技术员等下井去了。不久之后,他收到了一份改正的设计图纸。
尽管如此,矿长总还觉得一个全面负责的工程师,虽有理论知识,可是对日常生产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提不出切实的意见,事情也不好办。矿党委为此几次讨论了工程师的工作问题。党委书记丁子刚说:“开拓屯头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老贺来了以后,东西一套套地拿出来,提出的不止是一个方案,而是几个方案,有资料,有数据,问题看得比较全面、长远。他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老贺看不出某些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是他的不足之处,可以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改进。但是,对一个全面负责的工程师,应该要求他多考虑一些重大的技术问题,不应该也不必要让他去处理日常生产中的枝节问题,这些枝节问题自有技术科室同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去解决。”
书记说的是实情。矿长后来也从工作中体会到了。矿部决定在雨季前结束小湖系深部502残区的回采工作。可是,贺工程师会同有关干部到井下去开了一个现场会后,订出的却不是预定要作的结束方案,而是一个计划把采期延长到年底的防守方案。工程师绘了一张图,贴在会议室的墙上,准备向矿长汇报,不料矿长已先知道了。
“这是谁的主张?”晚上,在行政和技术领导干部碰头会开会之前,矿长问。
“是我的主张。”贺工程师回答。
“这地方不好维护,写的方案要考虑!”语气非常肯定。
矿长的意思很明白:502残区必须在雨季前结束。去年,就是这个地区,在雨季叫水淹了,吃过大亏。今年的条件更不如去年,采区周围已经尽是采空的老塘,巷道压力大,通风困难多。矿长凭他多年的实际经验,相信雨季水一来,便更没办法治。况且,这个结束计划是经过党委讨论和上级领导机关批准的,他深信只有按照这个计划行事才是正确的。
由于碰头会讨论的是其他问题,这事就没有谈下去。
散会后,贺工程师便把矿长引到贴在墙上的图前,向他解释所以改取防守方案的原因。工程师指着图说,据他到现场观察,这个残区的煤还很多,在雨季前是无论如何采不完的;如果一定要草草结束,势必大量丢煤。而且,他还计算过502的地势同308有二十多米的落差,502一结束,水都往下流,便会把308淹掉,而308尚有十万吨煤的储量,现有三个工作面在生产,这个严重的后果不能不考虑。那么,怎样来解决502的问题呢?工程师说,他们已经研究和分析了去年造成水淹的原因,得出三条教训,针对这些教训,已经想好三项措施。实现这些措施就完全能够把水控制住,确保502在雨季正常生产。他还详细地讲述了那些技术措施。
“现在离雨季不到一个月,”工程师说,“时间紧急,我们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迅速行动。”
听了工程师这一番话,矿长第二天就下井去了。他从502跑到308,仔仔细细地察看了一遍,上井便找工程师说:“赶快把防守的方案弄出来,我要马上提到党委讨论去!”
矿长同工程师的关系一天天密切起来。他们规定每天早晚各碰头一次。工程师同矿长谈到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整体布局规划,薄煤层开拓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并且常常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分析、比较。为什么小湖系的煤层弯曲的多,而屯头系的小断层多呢?这种现象,矿长非常熟悉,但是,只是在听过工程师的解释后,才明白其所以然。风、水、瓦斯,是矿井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矿长已经同它们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但是,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掌握这些事物呢?他越从工程师那里听得多,就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这天,矿长对工程师说:“老贺,你给我们上上技术课吧。”工程师说:“孙矿长!你的经验很丰富,你也给我们讲讲课吧。”
贺工程师讲的确也是由衷之言。他跨出大学门槛八年多来,大部分时间是在领导机关工作。这次到夏桥矿后,深深感到自己实际经验的贫乏。这些日子,他就从矿长和老技术工人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后来,他们商定:每星期抽出一定的晚上时间,由几个工程师和矿长轮流讲课,互相学习。
屯头系西部的开拓规划,经过工程技术人员们的共同努力,已在9月中旬最后定案。矿长便又想到了明年生产计划的安排问题。明年生产的接续问题很多,有许许多多复杂的、重要的技术问题亟待研究。贺工程师对这些问题将有些什么意见和看法呢?他将提出些什么新的建议呢?现在他又到哪儿去了呢?
工程师从井下上来了,他头戴矿工帽,一身煤黑。矿长见了他便责备地说:“那些具体事你不要再去干啦,集中精力来考虑一下重大问题吧!”
(原载南京《新华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