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采取共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兼顾的教学方法 昆明师范学校培养少数民族教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9
第4版()
专栏:

采取共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兼顾的教学方法
昆明师范学校培养少数民族教师
本报讯 几年来,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原昆明民族师范学校)为边疆各兄弟民族培养了民族教师五百四十多人。
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是在1955年成立的,担负着为边疆各兄弟民族培养小学教育师资的任务。现有彝、傣、白、景颇、佧佤、苗、傈僳、纳西、拉祜等二十多个民族的青年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党组织为了解决在多民族学校中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组织教师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各民族学生积极热情,艰苦踏实,富于进取心,求知欲很强;但由于几千年来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一般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都比较差,这就给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汉语文带来一定的困难。几年来,他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民族学校中进行教学,既要考虑共同的特点,也要注意照顾各个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更快地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小学教学工作能力的小学教师。
几年来,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在教学上,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训练。在各科教学中,强调多用学生所接触和所熟知的事物,从多方面解释课文中的词义和科学原理。如语文教研组,分析研究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发现由于各民族语音不同,常把同音字写错、用错;在文法上多是“倒装”句子,在写作时就不能正确运用汉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在教学中就加强词语教学,让学生们认真读书、写字,并利用文娱活动时间举行演讲会、朗诵会等;讲课中,又尽可能结合日常生活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从各个方面解释清楚每个词语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大胆运用学过的词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将全校学生习作中经常容易弄错的错别字,集中公布,组织学生改正,最后整理成册,印发给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辅助教材。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一些有特殊困难的民族学生搞好学习。他们在上课前一天帮助这些学生预习次日的新课程,让学生对新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程度,根据这些情况来安排新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充分作准备,讲课时讲深讲透。课后,教师又帮助他们复习,不懂的再讲,经过这样耐心的帮助后,这些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得较快。如初十一班傈僳族学生蔡有福,原来在课堂上听课时,往往只能断断续续听懂一些,课后不能做作业,经过教师们耐心、细致地帮助和他自己的刻苦钻研,提高了听课能力,对学习感到很有兴趣,成绩逐步上升。
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在教学中,还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使各民族学生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搞好学习。(附图片)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塔尔族学生马斯胡提(左一)、哈萨克族学生纳考木(左三)和汉族同学一起复习脊椎动物学 杨百顺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