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重庆泉山垭煤矿修护大队 根据工作特点建立区域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0
第3版()
专栏:

重庆泉山垭煤矿修护大队
根据工作特点建立区域责任制
本报讯 重庆泉山垭煤矿修护大队根据修护工作的特点,建立区域责任制,促使生产情况显著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修护人员减少,维护坑木的消耗量下降,保证了安全生产。
今年7、8月间,这个矿对各工种的生产特点作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发现修护大队的工作零星,工作场地又不固定,他们的工作实际效果,不完全是表现在剔料、架料多,而主要的应当表现在安全维护好,消耗坑木少,架料剔料少,棚子质量高,保证主巷、横川不发生垮塌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但是,这个矿以往由于对修护工种的生产特点分析不够,片面地追求剔料、架料的工作速度和数量,造成棚子质量低,经常发生垮塌,耗费工时多,坑木消耗也大,生产成本增高,影响了正规作业。
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矿从实际效果出发,经过工人充分讨论,按各采区、巷道工作条件的不同,制定了大剔、小剔、架料的不同工时定额和坑木消耗定额,同时把工作面划为若干个责任区,按修护工人的技术情况,实行划片包干,建立区域责任制。
在制定包产合同时,把安全、坑木消耗、工程质量等列为“包”的重点项目,订入合同内。在评奖办法上,实行天天评工记分,月终根据“安全、节约坑木、出勤、工作质量”等条件民主评定给奖。
生产区域责任制度建立实施后,更进一步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工人在责任区域内,经常注意检查,及时检修巷道,架料、换料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注意了材料的选择,把松柏等优质木料用于大巷,小料、冷杉用于横川,不但保证了架料的使用时间,一架料由过去支持四五天,延长到十四五天,而且还克服了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的浪费材料现象。
由于他们掌握了责任区的架料情况,对于要换的料,事先都量好尺寸,在地面上把木料锯好,节约了木材,提高了工效,8、9月份以来,剔料次数减少,坑木耗用量约降低50%,消灭了垮塌事故,保证了安全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