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北京几处公共场所的卫生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0
第4版()
专栏:

北京几处公共场所的卫生面貌
本报记者 贺新创 姜凤云 周建英
干干净净的菜市
深夜,当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北京市朝阳门菜市场的职工就开始了蔬菜加工清理工作。他们把从郊区运来的茄子、萝卜等果菜分别放在水池里清洗,摘掉白菜、油菜等菜的烂叶,然后连根洗净晾干,经过检查认为合乎卫生要求后,才拿到零售部。顾客清早提着菜篮来到这里时,菜案上摆着的是新鲜干净的蔬菜。在营业时间内顾客不多的时候,他们就擦洗菜案和秤盘,地面始终保持没有泥水和烂菜叶。卖鱼的案子上,玻璃砖被擦得明亮亮的。
这个菜市场的另一间屋子里经营糕点、糖果、山货和油盐酱醋,还有一个售零酒的小卖部。油酱醋坛子个个都加了盖;售货员取糕点用竹夹子;顾客用过的酒杯一律要清洗、消毒,才给另外一个人使用。
这个菜市场的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群众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长期注意卫生。每个组和个人都订有卫生公约,认真执行。蔬菜组订立了三不(蔬菜不加工清理不卖,带泥土带黄叶的不卖,腐烂不洁的不卖)一查(上案前或出售前检查)制度。
尽力让观众舒适
每当“庆乐戏院”的戏散场以后,许多观众在称赞好戏的同时,还要对这个剧场的卫生工作夸上几句:这么干净的娱乐场所,真让人感到舒适!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记者走进戏院时,日场的京戏已经开锣。戏院的走廊上见不到冰棍纸和痰迹。迈进观剧场座,台上正是丝弦声声,清音缭绕。这时,记者悄悄环顾四周,发现座位过道上没有一点垃圾,粉墙、天花板在舞台灯光的回照下分外亮净。我用手摸了一下坐椅的靠手和椅背,像是才擦拭过的那么干净。几个痰盂放在显眼的地方,高墙上端的通风窗打开着,场内空气新鲜。
休息时,记者走进饮水室,这里放着两个土制的蒸汽箱,服务员将锅炉房烧开水的蒸汽引进箱内,把茶碗放进去蒸煮消毒;观众用过之后,把碗放在另一个待蒸的箱里。这些蒸汽箱是职工们在技术革新中自己制造的,每五分钟能消毒一百多个碗。职工们这种善于改革和利用现有设备的精神,还表现在把一段露天走廊布置成休息室;把茅坑改成瓷砖厕所。
记者绕到后台化装室。这里显得窄些,但室内沿墙安装的一圈化装桌上也很整洁。演员们体会到一个整洁的后台,有助演出的情绪和演员们身体健康。
戏散场了。观众离开剧场时,服务员把湿木屑撒在地上打扫场地。墙上窗帘也已卷起。当观众散完后约二十分钟,庆乐戏院的前后台、厕所、小卖部、售票房、饮水室、休息室都已收拾干净。
园容清新的北海
清晨,第一批游人迎着朝霞来到北海公园的时候,清洁工人已经把整个公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片清新,使人感到异常舒畅。
北海公园是北京城区较大的公园,占地六十二万八千平方米。园内遍布着楼、台、亭、阁,假山重叠,山径曲折交叉,树林茂密。平常每天要接待两三万游人,假日游人多到六七万。这样的环境,作好卫生工作是不大容易的。但是几年来,北海公园一直是全市的卫生红旗单位。
为了保持公园卫生,除了专职的清洁工人负责以外,全园五百多名职工,按地段分片包干卫生工作。他们还非常注意向游人作卫生宣传。来回巡视的清洁工人也请游人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在小卖部、茶座、餐厅里,贴着醒目的卫生标语、漫画。他们还利用电影、晚会前放映的幻灯片或者其中的节目,作卫生宣传。水净人和的浴池
在北京宣武区西柳树井有一处不大引人注意的普通浴池。附近的许多居民愿意来这里洗澡。他们说:“这个澡塘子干净!”今年以来,这个浴池的意见簿上已经写上了上万条表扬意见。
有十多年浴池工作经验的经理温维枝说:“浴池工作,要的就是水净、人和”,这里的服务员总是热情、和蔼地接待顾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浴池清洁,用具卫生。走进这家浴池,窗明地净,空气通畅。服务员想方设法保证池水的一定清洁度。他们除了按时换水,进行药物消毒并经常用仪器检验外,还在浴池入口处,挖了一个浅水池,放上消毒药物的溶液,顾客进池时,经过这里,脚就消了毒,以此来保持池水的清洁。不仅是水,凡是浴池容易传染疾病的媒介物——毛巾、拖鞋、修脚刀、剃刀、茶壶、茶碗……都要经过一定的消毒手续,才交给顾客使用。这家浴池的一百多个池座最忙时一天要接待一千多顾客,但工作多忙,服务员也坚持各种卫生制度。浴池的一千多条大披巾,换一次要洗五百多条,他们始终坚持五天一洗的制度,许多几年前买的大毛巾,今天还很洁白柔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