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用牛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1
第2版()
专栏:安徽通讯

用牛经
本报记者 石正章
牛,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既要多养,还要会用;会用,不仅省工出活,还能保护耕牛的健康,有利于耕牛的发展。安徽宿县符离公社王娄大队杨庄生产队的耕牛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多,共有三十四头。其中大牛十八头,小牛十五头,还有一头种公牛。全队的畜力除自足有余外,三年来还出售给外队十三头。这个队的社员们说:队里耕牛发展得这么快,除了贯彻政策调动了队和饲养员的养牛积极性以外,用牛人也有一份功劳。
谈到用牛,这个队的干部和用牛人,差不多个个都能讲出一套用牛经,让人越听越有味。
掌握牛的特点
他们说:牛也有性子,每一头牛有着不同的脾性:有的性子急,有的性子慢,有的一贯听使唤,也有的干活偷懒,有的善于耕作,有的不善于耕作。同时还有年龄大小、体力强弱等等差异。所以在给它们配犋、安排活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特点,因牛制宜,以便发挥每头牛的长处。
杨庄生产队为了做到这一点,采取了全队“统一安排,专人使用”的办法。由生产队统一安排,便能因牛派活;专人使用,又便于用牛人摸透固定给自己使用的耕牛的性格。这样就避免了“临时点兵”,把脾性不同、体力不同的耕牛硬配在一犋,形成快牛累煞、慢牛拖煞,勤牛吃亏、懒牛讨巧等现象。社员李家正专用的两头耕牛,一头叫“蛮牛”、一头叫“大黄牛”,这两头牛共同的特点是身体魁梧、膘肥力壮,是全队耕牛中的“大力士”。但它俩也有共同的缺点,就是干活慢吞吞的,你急它不急。所以在派活时,凡是拉大车等重活,就分配给它俩担任。调皮、偷懒的牛,也给配在一起,交给有经验的社员使用。有一头耕牛,是全队有名的快牛,耕、耙、耩等各色农活都会干。用牛人就有意给它配一头年青力壮、性情急躁的“小狸牛”,干起活来挺对劲,都肯卖力气。
不同的使用方法
牛的脾性是可以改造的,但这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要靠用牛人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因牛制宜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经过不断摸索,得出了训练耕牛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教育要及时。凡是耕牛在干活时故意捣蛋甚至打架、抵人的,必须立刻给予惩罚,使它下次不再重犯。如果不立即处理,牛就不知错在哪里,达不到改正错误的目的。李家正使的“蛮牛”,原来是最凶的牛,时常抵人。李家正在它抵人时,就立即进行鞭笞,三次以后,这头“蛮牛”也就不再敢抵人了。
第二,要以警告为主、体罚为辅。教育耕牛专靠鞭打是有害于牛的,同时打多了反而打疲了,再打也不起作用。杨庄生产队的使牛人是不轻易打牛的,他们主要的办法是时刻提出警告,使牛时刻警惕,以免犯过错而挨打。警告的办法很多,一般是使牛人大声吆喝。但也有的耕牛吆喝它仍不积极干活,非要点它的名吆喝不可。例如有头调皮的“坏角”牛,任你吆喝,它仍若无其事;但只要用牛人喊一声“坏角”,它立刻就鼓起劲头来干活了。还有一些调皮的牛,它不听吆喝,你喊一声,它望望你,一点不动;如果你一扬鞭,那它就干得比谁还积极。在个别的情况下,警告无效,就需要进行体罚,使它接受教训,以后只要提出警告,它就预感到再不老实干活,马上就有被打的危险,因而也就增强了警告的效果。
第三是是非分清,不枉打一下。一根牛鞭,有一丈多长,使用起来要有一定技术,不会用的人,不是打错了牛,就是打着了自己。在用牛时,打牛的前膀是吓它,只听到鞭响,落皮不重;打牛的肚子,也不过是一种严重警告,声音大,但打得不重;只有在耕牛不卖力时,才打臀部,这是真打了。打也要打得适当,一犋耕牛同时劳动,其中哪一头不老实,就打哪头,不能打错,打错了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本来干得很好的耕牛,它会立刻不走——以为你不许它走了。
小牛教耕,更要耐心。最好初学耕作时跟亲生的母牛学,因为亲生牛不抵它,小牛也不怕自己的亲娘,这样就容易学成。教小牛耕作时,要特别谨慎,一点不能性急,如果是学耩地,只要耩子碰痛了它的脚,以后它看到耩子就怕。有些牛只干偏活,就是从小吃过亏的缘故。
劳逸要结合
耕牛的劳逸结合很重要,这里牵涉到一个劳动定额问题。杨庄生产队在制订耕地、耙地等农活的劳动定额时,都把耕牛的强弱等因素考虑在内,以免定额过高累坏了耕牛。同时,对用牛人还采取定期评比的办法,对爱护耕牛的给予奖励。耕牛的作息时间,也不是一律的。例如对性子急的快牛,就采取勤休息、短休息的办法,爱护它们的积极性;对慢牛就采取休息次数少、休息时间稍长的办法。对孕牛更要注意保护,不分配重活、不急转弯,农活不太忙时还多给它“放假”,或者是“半工半休”。
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还主动学习给牛治病的知识。凡是遇到牛嘴里不倒沫了,就知道牛的身体不舒服,赶紧让它休息。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牛肚发胀,就熬些蓖麻油给它喝,帮助“打食”。特别是夏天,牛最容易患急性病,如“关眼疯”、“血皮胀”等,都是非常危险的病症,抢救不快,一两个小时内就会丧命。正如社员所说:“得了关眼疯,兽医未到就送终”、“害了血皮胀,医生赶不上”。所以这个队的用牛人都注意学习辨清牛病的本领,当发现耕牛有病时,当机立断地采取措施抢治。例如社员杨守位使用的“小狸牛”,有一次正在耕地时突然躺倒了,牛头直摇摆。杨守位抱住牛头,把牛眼扳开一看,只见牛眼中一层薄膜在浮动,几乎遮盖住了瞳孔。这时杨守位就断定出“小狸牛”是患了“关眼疯”,立即按照兽医传授的方法,进行抢救,不多一会,薄膜就消退了,“小狸牛”脱了险。经过两天休养,恢复了健康。
深奥的学问
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使用耕牛很重视钻研技术,他们都认为使牛这门学问也是无止境的。比如拉车过泥洼,人家两头大老犍、一头高头大马也拉不过去,而老农梁清文赶着三头“瘦毛猴”的老牛就轻轻巧巧地过了泥洼。人家不能赶新学会拉车的小牛,而老农杨守四赶着三头“毛牛蛋”照样走远路。会用牛的人慢牛也能快使,一天耕两亩地,不但质量好,牛还不吃亏。所以这个生产队的用牛人,经常向老农讨教用牛的窍门,并且经常进行漫谈,交流经验。今年秋耕秋种全面开始以前,他们为了既要及时完成耕种任务,又要保证耕牛保膘过冬,就和饲养员一道,集体研究了耕牛的饲养和使用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把耕牛保养好。(附图片)
苗地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