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1876年吴淞铁路的交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1
第7版()
专栏:

1876年吴淞铁路的交涉
宓汝成
吴淞铁路起自上海、止于吴淞。它是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①,这是外国侵略者最早一次侵犯中国主权、夺取中国铁路权益的行动。这一侵略行为曾经激起当地人民的义愤和坚决反抗,最后拆除了这条铁路,粉碎了侵略者的侵略活动。
还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资产阶级的侵略分子已经有了来到中国兴建铁路的叫嚷;到了六、七十年代,在华洋商和其他人物用了种种方法诱使清政府建造铁路。1863年,上海的在华洋商,提出建筑上海至苏州间铁路的要求,为江苏地方当局拒绝;1865年,又组织了一家公司,策划在上海租界内修造铁路,为苏松太道应宝时所阻止;1866年,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R·Alcock)借口黄浦江岸起货不便,提出了在上海租界地区与海口之间建造铁路的要求,也为总理衙门所拒绝。这些活动,可以说是外国侵略者建造吴淞铁路的先声。
1868年,清政府在中英、中美修约交涉中坚持了铁路应由中国自己建造的立场;同年所签订的“中美续约”上明确规定:
“于何时,照何法,因何情”,建造铁路,“总由中国皇帝自主酌度办理。”②英、美侵略者企图在条约上夺取建造中国铁路权益的阴谋失败了。可是,他们野心未戢;转而谋用非法的,秘密的行动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吴淞铁路就是这个方式的产物。
1872年,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布拉特福(Oliver B.Bradford),在领事西华(George F.Seward)、驻华公使镂斐迪(F.F.Low)和美国国务院的支持下,图谋在上海、吴淞间私建铁路。最初,原拟纠集美国资本家来干这项勾当,不成,于是转求英国资本家的合作,组织了一个英美合资、而以英商为主的“吴淞道路公司”。吴淞铁路的工程是在英、美侵略者诓骗中进行的,先是“吴淞道路公司”通过英、美两国驻上海领事用修造“一条寻常马路”的谎言,向清政府地方当局提出购买上海、吴淞间筑路所需地皮的要求;后来当海外运来铁路器材时,他们又由英国领事麦华陀(W·H·Medburst)出面,致函苏松太道含糊其词地说成是运来了“供车路之用”的铁器等件。
这项非法行为竟能顺利进行,是与清王朝地方官员的暧昧态度分不开的。首先,在1872年和1873年,上海《申报》对洋商企图建造铁路的活动就已经屡有揭露;其时苏松太道沈秉成却不制止,只于1873年8月间泛作一般“查问”即塞责了事。其次,“吴淞道路公司”在企图取得铺设铁路所需要的地皮时,曾经遭到了沿线居民的坚决抵制;此时,沈秉成竟应英国领事的要求,“派员”“劝谕乡民”、“传集里保宅主谕导”③。再次,沈秉成应“吴淞道路公司”的要求,指示上海县令于1873年3月底发布告示,宣告这个“吴淞道路公司”在它取有所谓永租权的地皮上“有权建造桥梁、开挖沟渠、设置栅栏和建造适于车辆通行的道路”④。这些,都纵容了侵略者非法建造铁路的野心。
1874年上半年,由于“吴淞道路公司”资金不足,铁路工事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向英国伦敦兰逊姆斯·拉披尔(Ron-sonmes & Rapier)工程公司求援,结果是在7月间,新组织了一个“吴淞道路有限公司”,并委托怡和洋行作为在华代理人。怡和洋行接手后,全盘承受前一公司的权益,继路基工程完成后于1876年1月间开始路面工程,2月14日通行料车,6月30日上海江湾段工成试车,7月3日正式通车营业。
与地方当局的暧昧态度完全相反,沿路人民对洋商私造铁路一开始就自发地奋起抵制和抗争。例如,“吴淞道路公司”尽管勾结清王朝地方官吏,以威胁利诱的手法谋取地皮,但是,好些区段因为“乡民未服”、“商办不决”,始终未能完成所谓承租的手续。再如,在勘测线路时,“乡民”又“叠次拔去木桩”;在填筑路基时,“乡民”或向地方当局禀称有碍水流,要求制止,或对铁路工事直接进行“阻扰”、“肇衅”。在公司准备正式通车营业时,沿路人民的反抗斗争更加广泛,更加激烈。6月间,江湾一带居民曾鸣锣“聚集数百人”,捣毁公司设在该处办事房家具。另据记载,临近铁路的各个村子居民和上海的士人,曾经设计袭击铁路的种种方法,包括用卧轨方法制止火车的通行⑤。
1875年5月,沈葆桢调任两江总督。他在9月间到任后,考虑到英、美侵略者擅筑铁路侵犯中国主权,吴淞是长江门户的要地,决意“极力阻止”。他乘沿线人民向侵略者不断展开坚决斗争的形势,于1876年初饬新任苏松太道冯焌光和英国领事麦华陀进行谈判。2月22日,冯焌光与麦华陀作了第一次接触。冯对洋商贸然兴筑铁路向麦华陀提出了抗议,要他转令英商停止铁路工事。麦华陀却以地皮已经英商出价永租,对其作何用途未便过问相推诿。首次谈判毫无结果。第二日(23日),冯焌光再往英国领事署,针对麦华陀的遁词严正警告:既然英国领事无能禁止英商行事,苏松太道当局将“自行设法相阻”。麦华陀被迫应允转饬英商停驶火车一月,但要求一切工程仍照常进行。
沈葆桢得到冯焌光报告后,除复令续与麦华陀交涉停止筑路工程外,同时咨会总理衙门请其也向英国公使威妥玛(T.F.Wade)进行交涉。三月初,总理衙门照会威妥玛说:“不得谓为条约所不载,即为条约所不禁”,要求威妥玛转饬上海领事“严行禁止”⑥铁路工事的进行。可以看出,这个照会是软弱无力的。威妥玛在3月中旬两次复照中,不仅蛮横不理,而且还要求早时未经苏松太道盖印的地契“转饬盖印”。同时,在上海方面,麦华陀则推翻前议,否认他自己在二十几天前曾经作过的转饬暂停行驶火车一月的诺言,并于3月19日擅自复准“吴淞道路有限公司”恢复吴淞铁路料车的运行,“吴淞道路有限公司”于此时更积极抢筑铁路工事。所有这些活动,事实上是对总理衙门的软弱抗议的示威,是侵略者的一个新的挑衅。
在这种情形下,冯焌光于同月21日(即光绪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以照会一件向麦华陀提出严重抗议。照会中除指斥洋商私造铁路侵犯中国主权、诓骗中国政府之非法外,义正词严地宣告:“今既改造铁路”,业与当初来文建造“寻常马路”不符,所有已印租契及一切造路告示,“自今以后,均应作废纸”。麦华陀无词复对。在上海方面据理力争下,威妥玛转要其流氓伎俩。他派了英使馆的中文秘书梅辉立(W.F.Meyers),先后分别在总理衙门和李鸿章处进行讹诈和恫吓。一则说:吴淞铁路,“若令停办,必闹大事”;再则说:“已派水师提督到上海,竭力保护,自行保全”;三则说:已调大兵船二只,“由大连湾星夜赴沪,兵端将开”⑦。这些话语吓得李鸿章唯恐“必生衅端”,吓得总理衙门明知其理在我,却不敢力争。英国侵略者讹诈策略见了效,沈葆桢抗御侵略者非法活动的努力开始露出落空的征兆。
8月,吴淞铁路上发生一件轧死人命的案子,群情激愤。沈葆桢利用这个时机再度指示冯焌光照会麦华陀转饬“吴淞道路有限公司”停止开车。麦华陀置之不理。沈葆桢本人旋亦照会英国领事转饬停车,麦华陀依然置之不理。侵略者的横蛮无理行为,激起沿线人民的愤怒。10月初,有男女老幼八九百人齐集江湾一带,强力阻止火车的开行。英国侵略者始被迫就范,答应停驶火车。于是,吴淞铁路案的交涉出现了有利的转机。
这时候,中、英间正有马嘉理案的交涉。威妥玛在与李鸿章进行该案交涉过程中,屡次要挟李鸿章以答应参与吴淞铁路案的交涉,作为最后议结马嘉理案的一个条件。在李鸿章堕入威妥玛的套中后,威妥玛又利用马嘉理案的谈判来挟制李鸿章在吴淞铁路案上作有利于侵略者的“排解”。李鸿章在这般摆布下,私下提出了一个给价买回,“另招华商股本”承办的向侵略者屈从的方案。
李鸿章当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吴淞铁路处在江苏境内,属两江管辖,其交涉属南洋范围。他为了便于插手干预,在给威妥玛透露了上述方案后,以“未便过分畛域”作口实,向总理衙门要求委派买办分子朱其诏和买办官僚盛宣怀去上海就地磋商细节。此外,他又接连写了几封信给冯焌光,要他“勿执成见,早图归宿”;并特别叮咛“切勿唆怂军民”⑧。朱其诏、盛宣怀与英方的梅辉立于10月初到达上海。在上海的交涉中,路权问题由于李鸿章已透露了出价收买办法,并无严重争论,仅只经过技术上一些细节的商讨,即行确定以规平银285,000两作为“买断银”,由清政府向侵略者把铁路“买”了过来。这笔“买断银”,连侵略者自己事后也供认:“使投资人获得极大的利润”⑨。
上海交涉重点集中于怎样处置铁路上。可以推断:沈葆桢的铁路“买断”后“洋商不得过问”的主张是冯焌光信守的原则;朱其诏、盛宣怀则是李鸿章向侵略者屈服的政策的执行人。这三人的地位虽然平等,事实上朱、盛二人占居优势。于是,梅辉立乘机作无理要求,提出“中外合股集资同办”,甚至要挟“中国买回后,仍归洋商承管”。这样,谈判多次,迄无成议。为使这次交涉能有利地进行,冯焌光不得不于10月中倡议谈判改在南京举行。在南京的交涉中,在沈葆桢主持下,逐项驳斥了梅辉立的无理要求,责斥外人在中国地方擅造铁路是非法的;同时,也作了让步:准在“买”价付讫前一年期内,铁路的营运“暂由洋商办理”。10月24日,中、英双方始议定“收买吴淞铁路条款”。“条款”肯定了这次洋商私筑铁路是一次侵犯“中国政府之主权”的行为,并声明:这次“给价收回”,不得解释作为日后类似非法活动的先例。条款由中方代表朱其诏、盛宣怀、冯焌光和英方代表梅辉立于同日签字,于11月2日经南洋大臣核准生效。为期八个月的交涉乃告结束。
根据“条款”,吴淞铁路在洋商办理下于12月1日恢复全线通车。事先,麦华陀邀请华方官员同乘试行。冯焌光拒绝参加,盛宣怀腆然前往。两人行止的参差,又是清王朝当权人物中在这件事上存在有不同态度的反映。
侵略者在有权办理铁路的一年期内,千方百计地想长期保留这条铁路。为此,他们先则发售廉价的来回票,借以吸引“游铁路”的旅客;继则宣传公司营业成绩,借以炫耀铁路运输是一桩有利可图的事业。到了1877年9月间,也就是快到一年期满的时限,复连日散发传单,吹嘘铁路对中国的种种利益。另一方面,英、美官方又多方采取干预活动,企图影响中国政府准备采取的措施。据1877年8月间《申报》载:英国政府曾训令其驻京公使向总理衙门交涉,要求不拆铁路,并以否则将损害两国交谊相威胁。美国公使西华则既亲往总理衙门纠缠,又递致照会,直到交付最后一次“买断银”的头一天,他还向总理衙门送上一个“节略”,说:“此路不过为一式样”,“兹竟速行废坏,岂不可惜”;“此路若废,官民必以贵国为不悦此奇异之法,自不想再拟别造铁路,岂不于各省长进大有妨碍?”⑩西华何事关切?原来侵略者担忧的是这个“式样”设若一旦“废坏”,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在中国别造铁路的阴谋的实现,从而大有“妨碍”他们对中国“各省”的深入侵略!
根据沈葆桢的指令,吴淞铁路终于在1877年10月20日交讫“买断银”后十天内即动工拆除。应当指出:沈葆桢对建造铁路并不采取深闭固拒态度。1867年,在致总理衙门“条说”中,他曾认为:“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1877年夏,沈葆桢与冯焌光预筹吴淞铁路善后事,并曾主张移建“湖北武穴转运煤斤”?。可见他对铁路这种近代运输工具并非不想利用,但是,他对洋商擅造的这条吴淞铁路始则坚决阻止终于毅然拆除,这是他与李鸿章一味屈从侵略者的不同处。但是,沈葆桢当时能够做到这点,完全是在沿路人民始终一贯的、坚强的反侵略斗争的基础上达到的。而吴淞铁路的拆除,外国侵略者企图从私建铁路进而窃取中国铁路权益的阴谋的破产,则正表现了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力量是人民大众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
①这是指载运旅客、通车营业的铁路说的。先于此,1865年(同治四年),英商曾在北京宣武门外建造过长约里许不载运货、客,目的在乎展览的一段小铁路。
②《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页263,1957年三联书店版。
③《申报》,1873年1月13日、1月24日。
④《英国驻华各口岸领事商务报告》,1876年,页19—20。
⑤吉尔:《金沙江》,页40,1883年版。
⑥《总署奏上海英商就旧租马路擅筑铁路拟论辩禁阻折》,光绪二年三月十九日。见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卷5,页17。
⑦“与英国梅正使问答节略”,光绪二年三月十六日。参见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4,页50—51。
⑧《复冯卓儒观察》,光绪二年七月十五、二十七日。见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6,页19、21。
⑨《美国外交档案》;1883年,页198。转引自卿汝楫:《美国侵华史》,第2卷,页160。
⑩《美国公使西华致总署照会》,光绪三年九月十一日。见朱士嘉:《十九世纪美国侵华档案史料选辑》,下册,页413—414,1959年中华书局版。
?冯焌光:《西行日记》,页8,光绪七年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