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临沮岗大队生产好风格高 依靠国家支援和公社优越性顽强抗旱获得好收成 出色完成征购任务积极出售余粮支援灾区和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22
第1版()
专栏:

临沮岗大队生产好风格高
依靠国家支援和公社优越性顽强抗旱获得好收成
出色完成征购任务积极出售余粮支援灾区和城市
本报武汉21日电 湖北省南漳县临沮公社临沮岗大队,经过长期抗旱斗争,取得了秋季好收成。大队一面执行按劳分配政策,安排好社员自用粮食;一面执行国家的粮食征购政策,同时教育群众并和群众协商,多卖余粮,支援灾区,支援城市,支援国家建设。
临沮岗大队以产水稻为主。去冬到今夏长期大旱,但在社员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援下,占全大队水田面积90%以上的一千二百七十亩水田仍然都插上了秧,而且全部保收。部分田实收实打结果,平均亩产达五百多斤;其余水田和旱地全部种了高粱、玉米、棉花、芝麻等作物,收成也都较好。
这样的好收成从哪里来?社员们议论纷纷,一个共同的看法是:在这样大旱年景,亏得党的政策好、干部作风好,社员当家做主,顽强地同大旱作斗争,取得了好收成。在干旱最严重的时候,河水、堰水都断了流,抽水机失去了作用,全大队一百三十多个劳动力,先后三次全体出动,到河床里挖浸水壋子,车浸水灌田插秧。插秧播种后,各生产队又立即追肥薅草,对远田坏田也加强了管理,不放松一点可能增产的机会。
大家还认为,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援和人民公社的力量,也不会有今年的好收成。这个大队有一部分水田,从栽秧到收割前,一直用抽水机引蛮河的水灌溉,有一部分玉米正在放天花时遇到“卡脖子”旱,也是靠抽水机抽水救的急。所用的抽水机,除了一台小的是公社自己的以外,其余两台大型的是县和区支援的。正当水稻打苞时又发生了严重虫灾,社员们正在焦急,国家及时送来了一千八百多斤农药,社员们说这真是“雪里送炭”。这个大队的大部分水田,和胡营公社的“百亩洲”以及本社的廖家坪大队的一部分洲田,共用一条河堰的水,而临沮岗大队的田在下游,今年河堰的水量很小,胡营公社和廖家坪大队考虑到自己的田是漏沙底子田,耗水量很大,如果灌水栽秧,不仅自己难以保收,而且河堰下游的临沮岗大队的好河水田完全不能栽秧。于是他们决定将自己的洲田改种高粱、玉米等耐旱作物,而将河堰的水让给临沮岗大队栽秧。社员们从兄弟公社和兄弟队的援助的具体事实中,深深体会到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秋收前后,大队党、团员会议和社员代表会议,都分析了今年的形势。许多人认识到,今年本地虽说收成还不错,但是全国、全省有许多地方受灾减产;远处不说,本县的苗圃公社、石门公社的灾情就很重。灾年丰收的事实,引起了许多社员的感慨。大家摆出旧社会灾年的苦难来:逃荒讨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送童养媳的多,卖耕牛、农具的多,顶房卖地的多,押青苗的多,卖家具杂物的多,抢劫偷盗的多,饿死人多,田地荒芜多。社员们谈到解放后所遇到的灾荒年景,情形就大不一样了。1952年,这里因严重的虫害减产,政府从外地调来大批粮食进行救济,光这个大队就得救济粮二万多斤。那一年,全大队没有一个逃荒的,更没有因饥荒死一个人,第二年生产也搞得很好。今与昔比,社员们深深感到了支援灾区的责任。
社员们认为,自己完全有可能和有条件支援灾区,支援城市,支援国家建设。除了粮食收成较好以外,还有几条:一是社员自留地种得好,每户都要收几十斤、百把斤的小杂粮。二是猪、鸡、鸭、兔多,肉食比较充裕。第四生产队户户养了猪,有的户还养了两头。第一生产队五十一户,除了几个单身汉,也是户户养了猪。三是节约用粮搞得好,不少户夏季有节余粮食,还存了不少干菜。社员们说,“我们农村,有田有地,就是有点困难,比起城市来也好解决,应该努力支援城市,支援国家建设。”
根据社员群众的意见,大队社员代表大会决定从照顾大局出发,尽可能多卖余粮给国家。这个大队夏季已完成国家全年征购任务的75.8%,秋收粮食估产折净粮达七十一万八千多斤,除按标准留足口粮、种子、饲料粮和完成秋季征购任务外,还有余粮三十二万斤。除了卖给国家余粮十二万八千斤外,经大队和各生产队干部、社员协商,决定再多卖四万斤,作为对灾区、城市和国家建设的支援。除去以上出卖的余粮,全大队平均每人留用的粮食,仍然比这个公社其他三个大队的留粮水平高(他们增产比其他大队也多)。大队为了保证各生产队和社员增加收入,在分配中坚决贯彻少扣多分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因此,分配计算到户的结果,90%以上的社员收入比去年增加。
现在,这个大队已经超额33%完成了全年粮食征购任务,正在继续出售余粮,同时积极准备种麦,争取明年更好收成。(附图片)
河北宝坻县方家庄公社辛庄子生产大队,积极向国家交售粮食。图为队员们正在把打下的干净粮食装包,准备运往粮站交售   赵佩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